第39章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北齐时期的邺城,呈现一个明显的“日”字型结构,中间一横就是漳河,下面那部分是新建不久的邺南城,上面那部分则是已经荒废的邺北城。

  但就算是荒废,也有很多人居住,也有官府的机构在那边管辖,荒不荒废,那是个相对概念。就现在而言,就连皇帝都会时不时的去一下曹魏文昌殿的旧址办公,那里现在被称为“北宫”。

  纵观整个东魏-北齐的历史,就是皇族高氏开发邺南城,荒废邺北城的历史。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邺城也不是。

  今天独孤永业带着高伯逸,没有去邺南城的皇宫,而是带着他去了文昌殿旧址,也就是传说中的北宫。途中经过了三台的遗址。

  当年曹魏修了“三台”,也就是历史上极为有名的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

  这三台奢华到让人瞠目结舌,《水经注·卷五·浊漳水》记载:(三台)在邺城的西北隅,以墙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魏武望奉常王叔治处也。

  光地基就这么大,其他的更不要提,曹植《铜雀台赋》只是在写实。

  它们耗费的民脂民膏不可计数,当年曹家的强盛,可见一斑。

  后来后赵石虎又重新修缮了“三台”,收集了全国抢来的民脂民膏,让邺城这个北方明珠散发出更灿烂也更妖艳的光芒。

  直到冉闵的刀和《杀胡令》,让这里成为胡人的埋葬之地,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短短三天就死去二十万胡人,三台在那时也毁于战火。

  而今,三台已经破败不堪,毁于战火,只剩下台基和断壁残垣。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三台似乎有着别样的魅力,只要是入主邺城的政权,只要是以邺城为都城的政权,当它们有喘息机会的时候,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三台!

  路过三台的遗址,高伯逸失望的摇了摇头。现在北齐国力到达巅峰,看来高洋修缮三台的日子不太远了。到时候那个喜欢折腾的皇帝,又要搞出一堆鸡儿的事情。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高伯逸轻叹了一句,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

  封建时代,统治者得到天下以后,就是要享福和作威作福的。不然拼死拼活还要为奴为婢,谁干啊!

  高洋风光也风光过了,他大概快到要享受的时候了。

  高伯逸记得邺城好像是被杨坚毁掉的。

  现在大概是这座城市最后的辉煌了。

  有点可惜了。

  高伯逸神游天外,好像在看历史的剪辑,三台的辉煌,三台的毁灭,都在脑中一晃而过。

  “我调查过你,没读几天书,据说只是粗通文字。刚才那句兴亡百姓苦,不像是你能说出来的。”

  独孤永业微笑着对高伯逸说道,那双眼睛似乎要看透他一样。

  泥奏凯!最讨厌比我长得帅的人在我面前套近乎了。我就是穿越者,生而知之,你咬我啊!

  高伯逸才懒得搭理独孤永业呢。

  “唉,我这个人的缺点就是太聪明,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啊。”

  高伯逸对着独孤永业摊了摊手。

  “聪明我承认,而且你插科打诨也是厉害,不过等会见了陛下,记得察言观色,不能说的话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说,陛下脸色不对也不说,陛下要喝酒你就尽早退下来,懂么?”

  独孤永业说了一大堆,搞得高伯逸一愣一愣的。

  为什么感觉比毕业答辩还猛啊。毕业答辩不过的话只是需要重新答辩,听独孤永业的语气,要是等会高洋不高兴,自己小命都要丢啊!

  怎么办,在线等,很急!

  “我知道了。”

  “知道就好,见机行事吧。”说话间,两人已经来到了北宫门口。宫门口两个禁军卫士,穿着明光铠,人高马大的很有派头。

  不过高伯逸听说那些看门的武士,实际上都是花架子,明光铠在室内也不方便搏斗,只是好看而已。还是鲜卑骑兵那种皮甲和铁片混搭的铠甲比较好用。

  这座北宫占地极大,门面也还好看,然而进去以后却发现,被重新修缮的部分极少,大部分都空着不用。就像是还没完工,半年后才开业的游乐园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