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比武招亲-第2/3页





    只见红楼画阁,绣户朱门,雕车竞驻,骏马争驰。高柜巨铺,尽陈奇货异物;茶坊酒肆,但见华服珠履。真是花光满路,箫鼓喧空;金翠耀日,罗绮飘香。

    虽是异族国都,不为中原正统,可这中都北京历经数代经营,已然于中土繁华之况无有差别了。

    太元入得城来,随意找了一家客栈,在小二殷勤的招待下,选了一间客房,算是安顿下来。

    接连几日,太元都在这中都城中闲逛,领略北国风光,人物风华,红尘迷离,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这一日他早上起床,透过窗户一看,天色灰暗,似有风雪将至。

    吃了些中都美食,正要继续到城中闲游,忽而听得隔壁大街上人声喧哗,喝彩之声不绝于耳,心念一动,信步走了过去。

    不多时,就见远远地围着好大一群人,脚下生风,周身似有一层柔韧的劲力挪移婉转,丛丛人群便不由自主地分开了一条道路。

    进入其中,便间中央一块空地,地上插有一面锦旗,白底红花,绣着“比武招亲”四个金字。

    旗下两人正拳来脚去,打的热闹,一个是红衣少女,一个是长大汉子。

    太元微微一笑,总算是赶上了。

    这比武招亲的,自然就是穆念慈父女了,紧接着怕就有一场场风暴掀起了。

    再一看,穆念慈此女招式精巧,出手间很有些法度,虽然太元见她不曾有什么内功在身,可只这招数拳脚,便已胜过江湖上大多散人了,至于和她对打的那汉子,武艺平平,也就是三脚猫功夫。

    果然,不多几招,穆念慈便以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一招便把那汉子崩飞了出去。

    不多时,那穆念慈身边的中年汉子,也便是穆易,也是当年的杨铁心,站了出来,向众人团团作了一个四方揖,朗声说道:“在下姓穆名易,山东人氏。路经贵地,一不求名,二不为利,只为小女年已及笄,尚未许得婆家。她曾许下一愿,不望夫婿富贵,但愿是个武艺超群的好汉,因此上斗胆比武招亲。凡年在三十岁以下,尚未娶亲,能胜得小女一拳一脚的,在下即将小女许配于他。在下父女两人,自南至北,经历七路,只因成名的豪杰都已婚配,而少年英雄又少肯于下顾,是以始终未得良缘。”说到这里,顿了一顿,抱拳说道:“北京是卧虎藏龙之地,高人侠士必多,在下行事荒唐,请各位多多包涵。”

    太元见这穆易两鬓花白,满脸皱纹,神色间甚是愁苦,显然这些年来,过的不是很好。

    “唉,这人劫后余生,也是半生苦难了,可惜,终究不得善终,罢了,贫道虽练就无情剑意,斩断诸般杂念,可却到底不是真的太上无情,便改改你的命数。”

    太元心中想罢,悄无声息地出了人群,在不远处找了一座茶馆,径自上了二楼,找了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品茶,一边默默瞧着事态的发展。

    果然,接着又是一场好斗,一个老者,一个和尚,两人一番争执,却终究败在了穆念慈手下。

    此时天色越发昏沉,朔风凌冽,转眼便要有一场大雪了,那穆念慈父女正要离去。

    街道上銮铃响动,几十个健壮汉子簇拥着一个少年公子骑马而来。

    这一切都落在太元眼中,他眼力既明,此时又在高处,场上的诸多变化自然逃不过他的眼力。

    见那少年意气风发,策马而来,眼中眸光微微一闪。

    却是杨康到了。

    接下来一如原来,穆念慈虽然功夫不弱,比起一般的江湖散人要好上许多,可杨康到底出自全真门下,经过丘处机精心调教十年,一身全真功夫根基不差,招数精奇,内力不弱,几十招过去就胜过了穆念慈。

    只是为人轻浮,纠缠一番,就想着离去。

    可惜那穆念慈父女本就是比武招亲,自然说话算数,他这既然胜了,就要娶了人家,这对杨康来说,哪里能够,他可是金国小王爷,身份尊贵,若是随便娶了一个江湖女子,那还不搞出老大的笑话来。

    如此一来,争执又起。

    太元面色微沉,对于丘处机的教导也是有些不满,似杨康这等心性,哪里入得他眼,虽是这些年来,身份尊贵,可如此行径,就纯是心性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