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平局(一)



  太阳队带着两连败回到了主场,但这并不影响凤凰城球迷填满球馆,为主队加油助威。连续三年进去到西部决赛,极大的点燃了当地球迷的热情。

  虽然前两个赛季都没能冲出西部,但这并不意味着球队不成功。联盟有三十支球队,每年的总冠军只有一个。

  当然,对于太阳队的球员来说,打到西决然后被淘汰的滋味可不美妙。第一次打进西决,可以算是球队的巨大进步,输球虽然遗憾,但是也算能收获一些经验。

  第二次是因为球队核心伤病,事出有因,可以说是虽败犹荣。

  但是到了第三次,阵容齐整,如果还不能冲出西部,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也许对于类似于火箭队亚历山大这种老板来说,能赚钱就行了,管什么成绩。但是有追求的球员,可抗不住这样连续的失败。

  赚够了钱的球员,都会去追求荣誉。连公认的硬汉卡尔-马龙,在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选择大幅度降薪,顶着“抱大腿”的指责也要追求一枚总冠军戒指。只可惜湖人队不争气,让马龙“晚节不保”。

  太阳队的球员自然也不希望像他们的前辈巴克利一样,生涯结束后只有一个无冕之王之类的称呼。

  特别是纳什,大器晚成,三十岁之后,才拿到职业生涯最大的合同和荣誉,正处在人生的巅峰,对于失败也格外的在意。

  回到主场之后,率先发起进攻的,正式这位前MVP。他利用挡拆和个人的运球节奏,不断的单打帕克。

  这个战术确实有些出乎马刺的意料,他们把重心都放在上场拿下37分的小斯身上,没想到是纳什先站了出来。

  不过马刺的球员毕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对于这种情况丝毫没有慌乱,依然保持着固有的节奏。

  沉稳,服从团队,是邓肯的个人风格,也是他为这只球队带来的财富。

  波波维奇利用核心球员的这种特质,将马刺打造成了一只打法稳健的团队型球队。马刺很少有那种奇怪或者诡异的战术,大多数时候,都打得堂堂正正。

  球员们也都被要求规规矩矩,按照设定的战术来进攻。刚进球队的时候,吉诺比利就没少因为这个挨骂,后面才慢慢改观。

  好在他的任性打法,提高了波波维奇的耐受度,让后进球队的李冲霄有了喘息之机。

  李冲霄一开场,也按照教练的战术开打,但是看到太阳的非常规战术,有些蠢蠢欲动,忍不住强投了两个三分。

  好在球进了,还帮助马刺咬住了比分。但是迎来的不是波波维奇的夸奖,而是一顿臭骂。

  波波维奇前几年的容忍度还挺高,允许球员在场上有自己的空间。但随着马刺队持续不断的胜利,他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权威。

  这也是大多数主教练和核心球员的矛盾来源。球员习惯的把赢球的功劳放在自己身上,而主教练却会认为他们的功劳才是最大的。

  菲尔·杰克逊带队拿到了9个总冠军,还一直被人诟病前靠乔丹,后靠OK组合。

  而如今的马刺,是联盟唯一一只主教练权威大于核心球员权威的球队。

  主要是邓肯脾气好,不在乎数据,也愿意做出牺牲,换成加内特,波波维奇早就走人了。

  这几个赛季,波波维奇致力于完成依靠球星到依靠整体的转变,对于李冲霄这种不听指挥的行为,当然看不过眼。

  不过小小的违规,他也不至于心胸狭窄到上纲上线。

  在批评之后,他强调了后面的比赛都按照战术来打,不用理会太阳队的变化。他相信马刺的实力,根本不畏惧各种阴谋诡计。

  重新上场后,马刺队按部就班的进攻和防守。帕克稍微收敛了一下,自己的进攻,加强了对纳什的跟防。

  马刺不改变战术,让太阳有机会把赛前的准备一一施展开来。太阳队很快就换下了拖累节奏的科特·托马斯,换上了“巴西闪点”巴博萨,开始打快。

  马刺被迫跟上节奏,也换下了大中锋,换上吉诺比利。

  打快攻是太阳队赖以成名技艺,几个回合的七秒进攻,不禁让人想起三年前他们刚组成球队,掀起的小球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