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三姓家奴



  就在夜幕即将笼罩在东平府的时候,远在万里之外的离京,人们也才刚刚进入夜生活当中。

  两朝为都,离京的繁华自也不是东平府可以比拟的,就见四通平阔的街道上人潮汹涌,灯火绚烂,不时能看见一些其他肤色的人种,正好奇的打量着这满城的繁华。

  远远的,贯穿离京南北的清河上,楼船竞渡,画舫横行,才子佳人吟诗作画的声音与绵绵丝竹音悠悠回荡在河面上,酒楼茶肆里生意爆满,人们磕着瓜子,喝着碎末子茶,悠闲自在的听着高台上的说书人,口若悬河,唾沫横飞,不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来。

  临近河岸的一些烟花之地也是人流攒动,各个坊子的姑娘们依着栏畔,也是牟足了劲招揽过客行人,少数几个性子火爆的更会因为客人归属的问题,隔着街道爆发出一场口水战来,这样的事不在少数,楼里边女子的娇嗔声与男子欢笑声混合成一股快活的气息,充斥在整个十里清河之间。

  人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毕竟这里是离京,是天子脚下,是国之中心,而他们生活在其中,自然便也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这股骄傲,尤其在遇到外乡人问路时,便会达到顶峰,他们会以一副指点江山的姿态,随意的指着离京里的那些标志性建筑,“那边是刑部……那边是国公府,什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看好咯记住咯,那边可是太学院……!”语气轻快熟稔的仿佛都进去过一般,

  在提到太学院三个字的时候,人们的语气神态便会在第一时间恭谨起来,细细数来,偌大的离京也只有三个地方值得离京人以这般语气对待,第一个是皇宫,皇帝老子住的地方,这个自是无需多说,第二个便是臭名昭著,令无数江湖人视作洪水猛兽,又让无数平民百姓传为进得去,出不来,号称吃人不吐骨头的影卫了,这等凶恶机构,众人莫说是详加细谈了,就是连提上一下,那都觉得是脊梁骨发凉,或许也只有在提起太学院时,人们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尊敬吧。

  毕竟,那里可是被读书人视为圣地一般的存在,整个离京,不,应该说整个大乾,都以家里出了个能在太学院读书的人为荣,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等清贵地方,那等不凡的人物,又岂是他们这些升斗小民可以妄加评论得起的,人们也只有在说起他时,才敢略微的以神态语气方面的恭谨,来体现他们的尊敬之情了。

  太学院坐落在与城北,这个时间点,人们也早就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学生们零零散散的,三五成群的在互相说笑的氛围中,坦然接受周围人尊敬的眼神,而后便也去参加离京各处酒楼妓寨中,举行的诗会文会等等,以期能一诗成名,直达天听,平步青云。

  太学院里人也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各个屋舍的灯火早已熄灭,与寂静的黑夜里,太学院最后边的某处专属于先生的屋舍里,却是亮如白昼,暖黄色灯火,将四道苍老的身影烘托成一抹剪影,欢笑声不时从屋里边传了出来。

  这时坐在上位的新任太学院祭酒周廷和,笑着按了按手,说道:“既然人已经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今晚上能过来的多是在太学院德高望重之辈,这事也早已经交代过他们,老人们哄笑着应了声是,周廷和便差书童将各个道府呈上来的诗作,分发给在坐诸位品读。

  此时虽是傍晚,外边的喧嚷声隐隐传了过来,但老人们不时喝茶品诗,气氛倒也算融洽,能从各府道送上来的诗作,多半都是精品中的精品,老人们看了几张,不自觉的兴致便也被激了出来。

  “诸位,诸位,且看我这一首。”这时最右边的有位老人,笑着扬了扬手里的宣纸,念道:“……春色满侯家,金莲夜吐花。香膏融绛液,细烬落金沙。闪闪明珠箔,荧荧映碧纱。烟凝微作晕,焰暖欲成霞。绾结流苏重,缤纷宝带斜。人看隘珠翠,月出让光华。遍列雕阑护,高张绣幄遮。休言非敕送,吟对亦堪夸……”

  老人摇头晃脑读了几句,似是在品味其中的意境,而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这首观灯,诸位以为如何呀?”说着就将宣纸递给旁边的老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