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治病救人



  已入深秋,这几天李素没在出去走动,而是安心的留在神农馆里,天已是大亮,冷风吹来,李素搓了搓手,呵了口热气,就取下门栓,打开了铺们,神农馆的铺们前早已有人等候,只不过这群人的身份有些特殊而已……

  就见这群人蓬头垢面,面黄肌瘦,听到动静,人群顿时便骚乱起来,看向李素的目光便多了几分渴望讨好之意。

  最近东平府乞丐的数量多了许多,听说是周边的几个县城闹了饥荒,灾民朝这边涌了过来,如今聚在城门外,知府大人便召集城里的米商商议,实际上这便隐含了某种警告,接着派军队,锁了城门,又大开米库,赈济灾民,不过,还是有少数灾民侥幸逃进城里,于是便沦为了乞丐,在这个寒冷时节里,乞丐熬不住冻死的有很多。

  云家乃是东平府有数的济世之家,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是责无旁贷,于是这每日的施粥与民便成了常态,好在云府家大业大的,倒是不差这点米钱……

  灾民大规模的聚在城外,这种天气下,每日患病的不在少数,某种程度上便形成了隐患,由此,知府大人便号召了城内医馆的大夫出城救治,本来神农馆是决定由秦大夫去的,可云婉儿却是执意要去,云老太爷也就随她了,所以这几天倒是没在见到她了,秦大夫又外出就诊,这施粥的事自然也就落在李素头上了。

  李素将装有米粥的木桶搬来放在木桌上,乞丐们便争先恐后的将这边围得水泄不通,李素用铁勺轻轻敲了敲木桶,乞丐们便极不情愿的按列排好,木桶里米粥显得有些稀汤寡水,不过也没办法,这种时候米粥熬得稀一点便也能多救一个人的命。

  很快,木桶内的稀粥便消失一空了,乞丐们也就散去了,将木桌,木桶搬回馆里,李素便拿出本鬼怪小说来,坐在门前,慢慢看了起来,之前云婉儿给他的那本书,他翻看过几眼,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大致上这个世界的医疗水平与医疗方式与华夏古代相差不大,无非就是把脉,针灸,内服外用那几套,与他自然是没什么帮助的。

  他也没想过推动这个时代医术水平之类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毕竟这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事情,而且这个时候,中医的发展大抵也已经到了顶峰,套路已然纯熟,也无需他做些什么,至于西方的那一套,虽然看起来干净卫生,但留下后遗症的几率实在是太大,最重要的是,刨腹取胆,开颅动脑,这一套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人们所认知的极限,他可没有具有挑战权威的那种精神……

  乱七八糟的想法,在脑海中转了一圈,李素抬头看了眼外面的江色,摇头笑了起来。

  自己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伙计,想那么多干嘛……?

  心里将自己数落了一遍,李素将书本放在柜台上,走到门檐下,活动了下身子,扭头一看,就听见左边街道上聚拢起大量的人流来,好奇的走上前去,就看见马车旁边,有位衣着华贵的年轻男子正在愤怒的推搡着一位乞丐,人群渐渐将那边围了起来,乞丐痛苦的呻吟声混杂着人群的议论声,好像是乞丐冲撞了马车,这才发生了这种事情。

  那年轻男子将那乞丐推倒在地上,这时马车内却传来一声痛苦的咳嗽声,接着窗帘便被掀了起来,马车里坐的是位中年妇人,五十多岁,手里拿串佛珠,慈眉善目的,那妇人那手帕掩着嘴,好像在擦拭着什么,看见这一幕,中年妇人本就轻皱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行儿,大庭广众之下,行事怎可如此粗暴……“

  那年轻男子看样子极听中年妇人的话,神情顿时紧张起来,上前两步,紧张的看着那妇人:”娘,您又咳了?现在好点了么?“

  ”不碍事的。“那妇人笑了笑,将手帕放回怀里,目光越过年轻男子落在倒地的乞丐身上,说道:”你快些他扶起来。“

  ”娘!“那年轻男子看起来有几分为难。

  ”快去!“中年妇人的语气陡然加重了几分。

  年轻男子无奈只好上前将那乞丐扶了起来,乞丐此时浑身上下都是青瘀的伤痕,哆嗦着身子,看着很是可怜,这种伤势再加上这种天气,若是不及时医治,估计再过不久可能就要路死街头了,那中年妇人见状,手上的佛珠轻轻动了动,嘴里小声念了几句佛语,然后狠狠的瞪了年轻人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