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声:七



  七

  打从林之甫认刘英子为干闺女,罗望母亲就将刘英子完全当成了自家儿媳妇,夜里两人共同操心孩子,白天把带孩子的事完全交给了刘英子,自己在剪裁作坊照料生意。刘英子乐得接受罗望母亲安排,心里甜滋滋的,贫寒出身突然攀上高枝儿的小心思,使得她把所有的喜悦之情自然而然带到了脸上,抱着孩子晒太阳时,别人要摸一下、抱一下,她都一脸舍不得的神情,心肝宝贝儿地护着孩子,刚开始,女工们还在背后嘀嘀咕咕传点小话,说些闲言碎语,接着就有人时不时说点怪话,什么:“腰上别着个麻雀儿,装的像个打猎地。猫咪披上老虎皮,样子像是山大王,小鸡儿插上锦鸡儿毛楞充凤凰呢。”不出两三天,她从女工们的表情中看出了问题,就在罗望母亲面前无声的掉眼泪,母亲问她,只是摇头不肯说出原由,母亲也猜了个大概,就对罗望说:“儿子,问问甲儿,日子择到了哪天?快点把事儿办了吧,免得人闲话。”罗望说:“这两天忙,面粉厂那边人手不够,磨轴还没完全修好,运转不正常,等几日吧。”

  刘英子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厨房的活就完全压给了老杨女人,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又不敢对罗望说,坚持两天就出了问题。

  这天早晨,工人们上工,早餐还没有做好,罗望赶紧走到厨房,看见老杨女人在灶台上忙碌着,问道:“杨嫂是不是来晚了?”女人红着眼看着罗望说:“也不是,比以前来的还要早哩。只是……。”

  后面的话她不敢再讲。明眼人都看得出,刘英子迟早会接林梅英的班,成为新的掌柜娘子,老杨女人也很精明,怎敢当着掌柜的面说刘英子的不是。

  罗望转身出了厨房来到母亲卧室,敲了一下就推门进了屋,却看见母亲、刘英子搂着儿子睡得正香,只好悄悄出来。对聚集在院子里等早餐的女工们说:“去几个人帮一下杨嫂,李槐花,从今天起你安排女工帮厨,每天一人。”李槐花叫上王积梅去了厨房,几个女工尽管心里不满,谁也不敢多嘴,都低头玩弄衣角、用脚尖在青砖上拧来搓去。

  罗望摇了摇头进了办公室,马撒丽跟了进来,关上门低声说:“掌柜,您最近忙外面的事,刘英子好几天没有到厨房干活了,前两天女工还去帮厨,今天没人去,早饭就耽搁了,下面的说头多了,有人说:“还没成少奶奶就拿上架子了。”有人说:“山药花儿开地赛过了牧丹。”多了去了。……。”

  罗望这几天忙碌着操持面粉厂的设备维修,马撒丽说的这些他是第一次听到,等马撒丽啰嗦完,他又来到母亲卧室,母亲已经洗漱完毕,刘英子和儿子仍在酣睡,母亲低声说:“岀去说,别吵醒孩子。”出了房门罗望还没开口母亲先说话了:“你这儿子粘人的很,半夜又是吃又是拉,天亮才睡实,刘英子的活儿得找人替换一下。”

  罗望说:“娘,你不能这么惯着她,人会说闲话的。”

  母亲说:“抓紧把事办了,成了媳妇你自己去调教吧,乡下丫头有点小毛病正常,结婚后闲话自然就没有了,快去摧下甲儿吧。”

  正说着话李槐花用木方盘端着两碗面过来了,母亲搬过小凳子坐下吃饭,罗望也端起碗说道:“李姐,这几天先安排人帮厨,我想法招几个人再替换吧。”李槐花答应着并没有走开,等罗望母子吃完,把碗拾掇好说:“掌柜,我安排人帮厨没有问题,只是人手太紧了,活多人少,缝纫、皮坊都缺人,机器也少,有的顾客不能按时取到定做的衣服、皮货,已经在当面发牢骚,你得想点办法。”

  罗望说声“好”就推着脚踏车出了街门,走到街道,他没有上车,边走边想:“王积富和李槐花已是夫妻,两人都在厂子里做工头不合适,得调开,周吉也得安置好,当了多年管事该升职了,达盛昌摊子越来越大,得安排一位帮自己理事管人的助手,刘甲手头事多,谁合适呐?仓库、粮行、面粉厂都缺人手,从哪儿再招一批工人?米江镇怎么样!”

  一路想着就到了粮行门口,进门看到刘甲正在对账册,不等他打招呼抢先说:“兄弟去看一下粮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