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平息



  公孙明烨的名字在岭南文坛,乃是天下文坛都是一道丰碑。

  扬州城内斗酒诗如海,庐山峰上策论平天下。连当代数位大儒在策论、数算之上都甘拜下风。

  年龄和资历有时候很重要,但是当你的实力能碾压的时候,那么这些就不在能束缚一个人。

  可以这么说,十年之后,公孙明烨必是天下的文坛盟主,文人领袖。

  在兵部观政之后,进谏无果,自请前往楚庭为团练使。虽然隐逸了一段时间,人不在文坛之中,但是文坛却尽是此人传说。

  连中五首两元,若不是苟鄂从中作梗,他就是大周开国以来第二个六首三元的才子。

  但是就在天下都以为他是个文人的时候,他在楚庭打出了一场可以比拟国朝名将的大胜!成为了大周一个冉冉升起的将星。在刚刚打完冈州之战中,全歼了女真来犯之敌,受封闽州镇抚使,英武伯。

  赵不止知道要想最后将矛头指向长公主,就绕不开公孙明烨。但是一开始就对上公孙明烨,赵不止乃至他背后的人都不愿意。

  “你是在说本官谗言媚上吗?”

  “学生不敢!”面对公孙明烨,赵不止果断认怂,“但是长公主所下之令,乃是事实莫非大人不认?”

  长公主传旨北庭都护府的事情,冈州城内众人皆知,她下令放箭射杀被女真人驱赶的大周百姓更是有许多人亲眼所见的事实,这两件事情他赖不掉,若是公孙明烨敢不承认,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正面效果,连他头上的光环都要被削掉一大半。

  “是长公主下令的!那又如何?!”

  你承认就好,看着没有丝毫犹豫就认了的公孙明烨,赵不止的脸上露出了欢畅的笑意随即一闪而逝化为愤慨:“长公主竟然下此乱命,实在是有违我大周礼仪之邦的做法。现在长公主殿下已经被圣上允许,主政德政殿,牝鸡司晨,排挤太子!这如何了得?!公孙大人,您身为文坛领袖,必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局面,还请公孙大人襄助我等,我等学子愿以大人马首是瞻!还请大人出言,为仁德的太子殿下讨一个公道!”

  赵不止一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公孙明烨是文人领袖,德行无缺,素有不畏权贵的贤名,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要强行将他划入公主党,根本没有多少人会相信,那现在我把理由列出来了,那作为文坛新星的你是不是该站出来为百姓发声,为天下发声呢?你要是不站出来,那你就是谗言媚上,德不配位。

  公孙明烨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像讲起来故事,“我听一位老将军说过一句话——书生误国!我当时听到的时候还不同意!和他争论了一番,时至今日我才知道,错的人原来是我,原来真的有这样不明事理的读书人!我切问你们,守城之日,你们可在城墙上?”

  沉默,一阵沉默后,一个书生小声的说道,“没有!”

  “我在问你们,守城之日你们可曾为这冈州的城防出一分力!”

  沉默,继续一阵沉默,这次连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当时你所谓的仁德的太子,在城墙上连剑都握不住。你以为是长公主要带兵吗?是因为当时已经没有人了,逼不得已长公主才拾起了掉落在地上的定周剑,来护卫我大周的江山。当时你们在何处?你们如此为国为民,为什么不上城墙一起去御敌!?而是躲在城内?”公孙明烨的话从结果出发来驳斥赵不止的谬论,这些学子虽然易被人煽动,但是确实是学习过礼仪大义,知书明理的人。被公孙明烨的这番话说得抬不起头来。

  “那也不是长公主下令射杀百姓,下旨屠杀女真的理由!”赵不止犹在强辩。

  “坐井观天!你可知草原异族为什么明明处于弱势,还敢屡屡扰边侵我大周?因为自武宗之后,我大周再无对进攻之战,北庭、安西、安南三大都护府也是以防守为主。而且一直有些吹嘘一些礼仪之邦,以德报怨的‘大圣人’!须知治国重利,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不仅仅是长公主殿下,在之前的崖山之战,我亲自下令,女真没有俘虏!”

  在公孙明烨最后一句平淡的话语之中,饱含着让人颤抖的杀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