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庭烽火起



  公孙明烨与颜秋齐聚楚庭城防大营之中。

  除了本来应该到场的人之外。还有一个农民摸样的人。

  “小人李老实叩见各位大老爷!”一看这么多当官的人和军官,李老实有点紧张。

  “李老实你把刚才对本官说得话,再重新一五一十的对公孙都尉说一遍。”颜秋是第一时间得到的情报。

  “是,大老爷,都尉大老爷,是这样的,小老儿是韶关附近的猎户,那日打猎之时,发现风火岭着火了,就靠了过去看看了,结果在榕树坝附近的一条河里救起一个军爷,救起的时候衣服上都是血,脸上烧伤了,腿上还插着箭他说是他是楚庭军中的斥候,对了这是他的腰牌!”说着李老实取出了一块木制的腰牌。

  公孙明烨取过腰牌,一看,“是,这确实是我楚庭斥候的腰牌,秦不二这个人我有印象,是我任楚庭团练使时招募的民兵。这个名字我有印象。”说着把腰牌传阅帐内。

  “你继续讲!”

  “小人把他救起后,他醒了一段时候,然后没多久就又昏迷了。在他醒的时候,他跟我说,让我带着这枚令牌,来楚庭城防大营见一个都尉大人。”

  公孙明烨挥手示意,“我就是那个都尉大人。”

  “那位军爷让我来向都尉大老爷报告,说到武将军所部好像是什么墨,声音太轻太模糊,然后是什么,小心别被偷袭,我也听不太清,然后就先让我来这里,不让我救他,说是关乎好多人命,然后很巧山林附近有几匹马不知道是谁的,有几匹还受伤了,小老儿挑了一匹受伤最轻的,就借用了一下。对了这是那位军爷让我从他腿上拔下来的箭。说是交给都尉大老爷一看便知。”说着,李老实从背上的皮袋中取出了一支箭。

  公孙明烨取过手上这支箭,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问李老实:“那个斥候可还有什么话?”

  “再就没有了,他说完这些就昏迷了,小人给他大概的包扎了一下,止了一下血,就赶来这个楚庭城了。”

  “好了,我知道了,辛苦你了,典韦你让人带他下去休息一下,再给他支三十两银子。”

  李老实一阵感谢,就跟着一个军士去领赏了。

  但是军帐之中的气氛却更加凝重了。

  “初步可以断定,确实有一支犬戎兵马越过了骑越岭。你们看这支箭全长约二尺,头为铁制,呈三棱锥形,箭头长约二寸,宽四分半分,所用铁,铁质低劣,杆以杨木制,明显不是我大周军械局所铸的箭矢,即使是民间猎户也不会用这种劣质的铁来制作箭头,看这箭的手工多半是草原异族之箭。”

  “可是韶关方向并没有传来任何发现敌踪的情报啊?会不会只是小股部队,伏击了斥候,袭扰了陶武将军所部。”营中一个校尉提出了疑义。

  “本官觉得不会,”公孙明烨没开口,反而是府尹颜秋先发话了,“根据刚才那名猎户李老实的供述,斥候秦不二昏迷之前所说的只言片语,连起来就应该是陶武将军所部全军覆没,小心别被偷袭。”

  “颜大人所言甚是。”颜秋一说完,公孙明烨就站出来支持,“如果秦不二的情报没错的话,那么这支犬戎兵马应该是向着楚庭来的。”

  “而且这支兵马数量绝对不少。”众人一看发言的正是新任御侮校尉苏护。

  “苏校尉,你有什么想法。”公孙明烨有意让苏护树立威信,证明自己,于是便主动点名,让苏护来谈。

  “都尉大人、颜大人诸位同僚,你们来看,”苏护走到了帐中一副巨大的地图前,指着一个地方说道:“陶将军率军自楚庭出发,途径官仓以及都尉大人的私仓,必然走的是从楚庭途径清源的官道。陶将军带领八千人马却有近万石粮食和千辆粮车,行军速度必然不快,按照陶将军的行军速度在结合这周围的地形,陶将军最有可能遇伏的地方,就是这里。”

  只见苏护所指之处赫然正是风火岭。

  “但凡异族主帅懂点用兵之道,都会在这里设伏。”苏护继续分析道,“再从刚才李老实的话中得出的大火的信息,想必是陶武将军放火烧粮了。犬戎若想奇袭楚庭,必然要清理战后的痕迹,严防韶关守军向我们传递消息,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其次陶将军是遇伏,我们假设他没能来得及将全部粮车焚毁,无论犬戎人是否使用粮车运输粮食,只要他们取了粮食,就必然会拖慢他们的行军速度,所以大概快则一日慢则三日,犬戎人必将兵临城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