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土地悠久的文化历史



  鸟瞰分界山脉的形状,是一个拉长压扁的“y”字形,一根平躺的香蕉,往左上多斜长出一个枝丫,而古走廊则差不多是从香蕉右边进入,从左斜上的枝丫出去。

  这种奇怪的地理结构,现代地理学家们,利用深层勘探、卫星等技术判断,其形成原因,是两个板块的碰撞。

  两片大陆板块,造山运动,形成了世界屋脊分界山脉,而这条古走廊其实就是两大陆板块的分界线,其地下部分更长,贯穿真个大陆,只不过因为没有跟着造山运动一起隆起,深藏地底,人类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罢了。

  所以分界山脉是个地理奇迹,不是划分出了东南西北各国国界而已,而是划分出了整个大陆板块的构造。

  古代要走出古走廊有多难呢,在被人们走出了路的情况下,如果说商队平原徒步行进,一天走三十公里,那在古走廊里就只能走十公里,沿途没有任何绿洲之类的地点,得硬生生走上25天,这是纯数据并且按照直线距离来计算的,实际要花的时间至少5倍。

  山川走廊从高空拉远视角来看,在地图上,确实像是一条比较笔直的弧线,但实际上真走进去,没有任何一段路程是直线的,路程曲折,就算是现代修筑的公路,也是走“S”形的。

  所以这段旅程,放在古代绝对是一项事关生死的考验。

  而出了走廊后就好了,就能看到人烟了,只用再走两天,大约60公里就能抵达安纳塔城……

  这一段话题里,白莫邪、妮芙琪是对分界山脉的地理环境,人文情况感兴趣,他们自己找茜弥玥她们要信息进行了了解。

  白莫邪跟妮芙琪聊——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观察,按照一般比较普遍的情况来讲,封闭的地理环境应该更加保守,社会进步会更加缓慢,但那遮古陆这边的情况却是相反的,最封闭的没有任何任何出海口的山地国家,反而最先共和了,其它国家还在不同程度的宗教思想统治之下,其中又以姆瓦萨亚最为保守。

  而卡妃关心的则是土匪,山中“天城”、“雪山圣域”这些事情。

  机组成员们本国的小说都没看过,更别说姆瓦萨亚的传说故事了,两个打杂的甚至都不识字,自然无法回答卡妃关于小说内容,只能说说斯瓯克圣经故事里关于过“恶魔山”众所周知的段子。

  但这也算是从侧面说明了,卡妃关于分界山脉的知识基本都是假的。

  唯一真实的情况就是土匪们,只不过也跟故事里的出入很大,除了资料上的书名记载外,霍西人这边还知道不少,不止卡妃没有听说过,连白莫邪这边也查不到的关于山匪们的事实,毕竟他们山域高原这头流通、流传的信息,跟周围平原的不大一样,地理因素,天然屏障带来的文化差异,最后让霍西走在了世俗化的最前面。

  机组成员们用的“土匪”这个词,听着比起通常的贬义,在他们的语境中有过多是调侃的意味——分界山脉是“异见者”天然的躲藏地,山里一钻,就算是现代的空军、轨道兵种,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更别说古代了,官兵别说搜山了,封锁道路都难,想要沿着山脉全境封锁那更是不可能。

  所以自古以来造反、被造反,凡是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反叛大军在山脉里活不了,但“首恶”一个人倒是可以在山里勉强活下来,这样就让霍西不管好的坏的“革命的核心”一直都保留下来,斩之不尽,十年、二十年,春风吹又生。

  还有不少来往商队,其实就是顺路去资助这些存在的——见面就斩立决的反叛者,最后还能活着躲进山里的存在,这在侧面也说明了,被官方赶尽杀绝,这也是侧面也说明了他们的强大,这种强人,没有支持者、信徒是不可能的,在山里多少都可以依然收到一些援助。

  就算没有,全部残党都被剿灭,或则被众叛亲离了,但只要人在山脉里,那就还有希望,完全是陌生的商队途经,就算没有水能做“交易”,只要说出你的故事来,不管是谁,在最后关头给口饭吃、一些补给,都还是可以的。

  走这条古走廊的商队里,要去霍西做生意,队伍里至少会有一个精通霍西语的商人,或则干脆就是霍西向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