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老规矩



    这种巨大空间空洞,在密实的大理石山体之内是无法自然形成的,更别提四通八达,把地上地下连通着的通道了,如果让本土侧人来施工,每个几百年是完成不了的,然而老练的向导,摸摸了洞口的青苔,就向公会报告发现了一个诞生没三个月的地下城。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不可能就只看看苔藓,要想确认其是新诞生的地下城,以及大概是什么等级的地下城,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例如洞内萤火虫一般漂浮着的魔力浮尘,通道壁虽然都是坚硬的岩石,然而这些魔力浮尘就仿佛是从岩壁之中渗透出来的一样,让人怀疑后面就是大块大块漂亮的水晶矿,但是凿开洞内岩壁,除了大理石就是花岗岩,具体来说就是矿物跟天然玻璃,叫名字的话就是方解石、石英、长石、云母、辉石等等。

    至于魔力富集自然汇聚搬运而成的水晶完全不见所踪。

    事实上这些带着魔力的光尘,其实是花蜜一样的存在,是“城控源”自发性故意散播开来,传到外界去的,以此吸引那些魔兽进入迷宫,提供保护,或者成为食物,收集它们的魔力。

    因此就能从光尘的浓密程度来对迷宫进行判断,然后就是前面说的,气味、魔兽痕迹、通道结构形状。

    是动物就会留下各种痕迹、味道,还有洞内空气不寻常的湿气,异样的金属、植物气息,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含义,而所有味道中,最显著的一个气味就是血腥味,别说老手了,只要不是愣头青,是个正常人就不会傻乎乎往冒着血腥味的洞里钻。

    通常来讲,城控源有套自发的本能调节机制,就跟人一样,吃饱了吃不下的时候,就会停止进食,先消化了肚里食物再说——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消除掉所有血腥味。

    而当又有光尘开始弥漫之时,就是消化完毕,再次欢迎魔兽光临之时,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所以当血腥气息经久不散,甚至溢满出来了之时,那就说明迷宫里出了什么变故,来了什么不得了的怪物,以碾压之势屠杀了地下城里面一切活物。

    这种怪物往往是真正的冒险者们的猎物,可以收获高质量魔核不说,如果找到前一批倒霉蛋队伍的战场,还可以额外赚一笔……所以低级但有威胁的地下城,有的团队会急吼吼前去,早起鸟儿有虫吃,而有的则会等待恰当的时机,黄雀在后螳螂跟蝉一起通吃。

    这一类的迷宫就不是老丹尼尔的菜了,最多发现了后上报给冒险者大厅的服务台,都不会私底下自己兜售情报——这种地下城里面,人类才是最可怕的怪物,碰到了其他队伍基本上就是黑吃黑了。而为了不走漏风声,绝对是全员杀掉,包括向导在内没人能躲得掉。

    即使你个完全没有害人之心,生性纯良的冒险者,但你如何保证对面人的跟你一样,不会攻击,或者在前面设下陷阱呢?这就是把自己的命运交到了对方手上,这样天真的人老丹尼尔见过不少,然而他们最后都消失了。

    所以有条潜规则,两个都没十级冒险者的团队不会同时出发进入一个地下城,要是万一在里面碰上了,那熟人也别当大家是熟人,都保持好距离,商量是直接开干,还是一方自己退出离开……

    这样高危的迷宫,只要长时间不探清,血腥气只会越来越浓厚……一般只有天人队伍进去后,事态才会结束。

    不是说天人们就不会互相攻击,不会受到人类冒险者袭击了,只是由于他们能通过某种方式,死后依然把消息传递开去,让非法攻击之徒事后也受到惩罚,就让动手的人有顾忌——干一票就离开北极城的亡命徒除外。

    这个道理适用于高级冒险者,也就是十级以上的等级者,迟早能复活的人,不能彻底灭口总是让人会有更多顾虑——仪式、神殿、教堂、复活魔法等等,这些其实都是降低死亡惩罚的措施罢了,随机或者在设置好的祭坛自然重生,只是会承受最大乃至额外的惩罚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