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设计



  阿廖沙拿着金条吩咐下面人办事的时候,蒲素翻墙回了隔壁。他从那边过来可以开动机关,回去就只能是这个造型。

  单向开关对他利大于弊,所以每天翻翻更健康。

  金条兑换有阿廖沙在他不用操心。俄罗斯人和犹太人里都有开兑换行的商人,起码他那边兑换不会担心被奸商坑了。

  其实阿廖沙这伙人是不是真的老实人,蒲素现在还不敢肯定。

  什么叫老实,老实到什么程度才算老实?也没个具体标准。

  但是这么多年他们没有仗着武力欺压同胞和中国人,光这一点就对他们印象不错。

  人的品性成年之后就基本固定,想长期伪装也不是那么容易。

  就算顾楫对他们有绝对震慑力,随时能把他们老老小小全部赶出租界。只是单纯依靠这一点,对有着极大野心的人来说也根本就不足以让他们打消念头。

  事实上他们这伙人在这边维持生计的同时也在帮着整个租界维持秩序。

  这几天蒲素去了几次公共租界,对那边的印象差到极点。

  不是说他有在法国留学的经历所以对法租界有好感,实在是两个租界让他感到很多方面差别实在太大。

  两个租界的设施配置基本差不多。路边的白炽路灯、以及电话局和水电煤气、甚至冬天的热水汀,基本都是参照欧洲标准来的。

  只不过同样是路灯,公共租界十盏里有六盏晚上不亮。并不是公共租界配套服务跟不上,而是一到晚上新换的灯泡就被准备做坏事的瘪三用弹弓打碎,根本来不及换。

  而且街面秩序异常混乱。他就亲眼目睹过发生在静安寺一起上海滩流行的“飞帽子”抢劫。据老任说不光晚上,大白天那边也时有“剥猪猡”的案件发生。

  另外公共租界里的街上日日夜夜流莺不绝。尤其是二马路到四马路上,从早到晚都有。还有大大小小的烟铺起着“一线天”或者“腾云阁”这样的名号公然在街上卖力宣传,吸引烟鬼进去吞云吐雾。

  尤为显著的是法租界到了宵禁时间,街面上立刻空无一人。除了巡街的巡捕以外,马路上只有偶尔几辆公务轿车驶过。

  当然,蒲素他们都可以开到特别通行证,不管什么时候都来去自由。

  这种特别通行证租界限制很严。绝大多数人是申请不下来的,甚至连夜间需要出诊的医生,十个里也办不下来两三个。

  总体来说公共租界显得更为开放,但是各种问题也非常多。而法租界就相对封闭和独立,在这一点上区别非常明显。

  能够在乱世之下法租界还能保持这种秩序,顾楫功劳很突出。但是阿廖沙他们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街头出现为非作歹的小流氓,不用巡捕房到场,先被他们收拾一顿,然后捆好了只等巡捕来了把人带回去。

  有些青皮对巡警是不怕的,几进几出熟门熟路,但是看到那些白俄壮汉就怂到不行。

  黄浦江上天天都漂着浮尸。这些背井离乡的赤佬什么事做不出来?

  ……

  回到楼上他换了身衣服,然后下楼去吃早点。

  小时候在上海就喜欢吃的生煎馒头还有咖喱牛肉汤,这么多年味道还是没有变。

  最主要的是他要在早点铺前的报童手里买一份《申报》。

  生煎店里蒲素坐下后摊开报纸,快速扫了一眼后有些失望。

  还是没有得到上级的回应和指示。如果一直没有答复的话,他也只能从今早的几个白俄队员里选一个暂时住在他那里。

  回到石库门后,蒲素又画了几把刀具的图样准备让作坊那里加工出来。这些图纸里除了匕首还有切割和钻探的工具。

  甚至他还画了一把雨伞的图样。一把“保加利亚雨伞”的图形。

  图纸上雨伞外形与普通雨伞相似,只是在伞骨内部设计有扳机、操纵索、释放扣、活塞式击锤、气瓶和枪管等装置。

  这是他在契卡学习时接触到的特工装备。当时他就觉得设计精巧而且使用时很不引人注意,所以他很是留意了这把有着特殊功能雨伞的构造。

  哪怕他现在能画的出来,送到作坊那边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得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