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陛下,此法不可取-第2/3页



  赵文在大朝会上说的那些话,刘文众回家之后,想了很多,总觉得在刚刚平定天下之后发兵海外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所以,今天特意前来找一下赵文,看能不能劝说一番。



  赵文静静的看着刘文众,并没有因为刘文众这些话而愤怒。



  赵文也知道刘文众心里担忧着什么。



  “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发兵海外吗?”赵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起来。



  刘文众摇摇头,“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发兵海外。”



  “可能你们以为朕发兵海外是为了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皇帝,诚然,虽然朕也有这种目的,但是却不是真正的原因。



  朕之所以发兵海外,是想将所有的隐患全都消灭在摇篮之中。朕曾经说过,要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片广阔无垠的疆土,留下一个太平盛世,朕到现在该记得朕说过的这些话。”赵文站了起来,在御书房中缓慢的度着步子。



  “可是陛下,海外尽是一片蛮荒之地,哪里会有威胁?以我朝国力之盛,谁敢对我朝不敬?我朝兵力强大,远超汉唐,臣想不出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是我朝的对手。”刘文众错愕的看着赵文,不解的道。



  刘文众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赵文会这样想?



  刘文众当然不会明白,在明朝灭亡两百年后,西方崛起,而这片土地成为了西方证明自己强大的垫脚石,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经历过什么样的劫难,遭受过多少屈辱。



  可能刘文众觉得,只要眼下天下百姓富足安康就称得上盛世,可是对于赵文来说,远不止于此。



  赵文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百年屈辱,可是那写在史书上的百年屈辱让赵文心情无法平静。



  历史上只是一系列冷冰冰的文字以及数字,但是赵文明白,那里面代表着什么。



  赵文知道现在的西方正酝酿着什么,赵文知道西方酝酿的那些东西经过百年之后会爆发出什么样的威力来。



  赵文不可能坐视西方强大而无动于衷,上天给了赵文穿越到明朝的这个机会,赵文不能不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要是不将这些尚未形成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之内,赵文到死都不会安心。



  “等你能看到威胁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有时候,威胁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一步一步产生的。



  就像是一棵树木一样,你今天看它只是一株小小的幼苗,明天看它还只是一株小小的幼苗。可是过个几十年,就会变成一棵参天巨树。



  有朝一日,一旦这棵参天巨树倒塌,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将会是一场劫难。可能朕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朕要告诉你,朕要赶在威胁还未产生的时候,就将它扼杀在摇篮中。



  可能这对于那些地方的百姓来说是一场痛苦、是一场灾难,但是,朕宁愿让他们哭,也不愿让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哭。



  天下平定之后,朕会留出五年的时间,这五年的时间之内,朕不敢说将天下变得如何富足,但是却可以让天下的百姓不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让天下的百姓不再害怕那些贪官污吏、苛捐杂税,让天下的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



  在朕攻打西方以及海外的时候,朕也绝对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对百姓苛捐杂税。国家的强大不应该建立于百姓的痛苦之上,朕会尽自己的所能,将战争对百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赵文语重心长的说道。



  对于刘文众的这些疑惑,赵文也没有任何不满。刘文众又不是来自后世,因为时代的局限,对有些事情看不深,这些赵文都能理解。



  “可是五年的时间确实太短了啊!”刘文众劝道。



  “五年时间不短了,已经不短了啊。



  你知道朕为什么要在宣镇建立那么多的工厂?朕为什么还要让宋应星研制坦克?朕为什么要让孙元化在各个地方建立工厂?



  你以为朕只是为了工厂带来的那些效益吗?可是你知道如今宣镇多少工厂是在赔钱吗?别的不说,就拿炼铁厂为例,民间能购买多少钢铁?生产出来的这些钢铁基本上全都被朕拿来铺设铁路以及用作其他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