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出狱的吴襄吴三桂父子-第2/3页



  在他们看来,此事是朝廷该考虑的事情,和他们没有关系。



  京城中一些忠心的臣子在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长叹短嘘,说一些世事艰难的话。



  除过说这些话之外,他们毫无办法。



  崇祯坐在御书房中,当他喝过太医的药后,身体好上不少。



  崇祯看着桌子上的奏折,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心思批阅奏折。



  “皇爷,温大人上了一封奏折!”就在这时,高起潜拿着一本奏折走进了御书房,来到了崇祯面前。



  崇祯道:“温体仁?他上了什么奏折?”



  “回皇爷,是关于湖广之事的!”高起潜将奏折放在崇祯面前的桌子上,恭恭敬敬的道。



  崇祯一听这话,眼睛一亮,急忙将奏折拿了起来,仔细查看。



  温体仁在奏折上说,将吴襄和吴三桂父子两个放出来,让他们去湖广等地筹措兵马粮草,让他们去平定流贼。



  温体仁说,这两人虽然之前在对付宣镇的战事上失利,但是不可否认,这两人都是有本事的人,一时的失败说不了什么。



  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刚好可以让他们为国效力。



  至于兵马粮草,就让他们自己筹措,毕竟他们是有罪之身。而且凭借着这两人的本事,应该能筹措到兵马和粮草。



  崇祯看完奏折之后,看向高起潜,“吴襄和吴三桂这两人怎么样了?”



  之前的时候,洪承畴率领关宁兵马、湖广等兵马攻打宣镇东面防线,当他们被打败之后,祖大寿被活捉,洪承畴投降,吴襄和吴三桂逃了回来。



  他们逃回来之后就被暴怒的崇祯关在了昭狱当中。



  如今崇祯一看温体仁在奏折上说到两人,也不由的想起了他们。



  “皇爷,因为皇爷一直没有下达旨意,所以就没有对他们动手,这父子俩个还活的好好的。”高起潜回道。



  因为崇祯一直没有下达明确的旨意,所以高起潜也不敢贸然对这两人动手,就只将他们两人关了起来,也没有过多的折磨两人。



  “温体仁说的这个办法有一定的道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这样吧,你现在将这二人给朕带过来,朕要看看他们到底能不能行!”崇祯说道。



  没多长时间,两人就被高起潜带到了御书房中。



  此时的吴三桂哪里还有当初的意气风发,现在的他,脸上满是落寞和灰败之色,看上去就像是苍老了十岁一样。



  至于吴襄,整个人更加不堪,头上长满了白头发,比之前老了十几岁不止。



  两人跪在御书房中央,一脸迷茫的看着崇祯。



  虽然来的时候,高起潜说这次崇祯可能要重用他们,让他们戴罪立功,可是两人根本就不相信。



  “两位爱卿啊!”崇祯看着两人,声音平缓的说了起来,“两位爱卿,如今流贼又在湖广之地兴起,不知道两位爱卿有没有什么办法?”



  崇祯并没有说直接让他们去湖广,而是先试探一下,看看这两人的真正反应。



  吴襄和吴三桂眼睛一亮,虽然崇祯没有明说,但是两人也能猜到。



  “看来高起潜这厮没有哄骗我!”吴三桂心里暗道一声,急忙回道:“陛下,流贼不过是鼠辈而已,和赵贼根本就不能相比。



  只要罪臣有两万兵马,定然能扫荡平湖广之地的流贼!”



  吴三桂眼中的灰败之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振奋以及坚定。



  “两万兵马?可是如今朝廷抽不出两万兵马。”崇祯一脸为难的道?



  “没有两万兵马,一万兵马也行!”吴三桂接着道。



  “朝廷也没有一万兵马!”崇祯再次说道。



  “如果没有一万兵马,那可能就有些……”



  “陛下,就算没有兵马,我们也能平定流贼!”吴襄急忙打断了吴三桂的声音。



  崇祯这话明摆着就是朝廷如今没有一点兵马,看他们两人能不能平定流贼。



  如果说不能的话,估计会转身被崇祯重新关押进昭狱。



  吴襄不想再进昭狱,所以生怕吴三桂说错话,抢先一步说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