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差点被气死的崇祯-第2/3页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英国公府才能在断断的时间中重新恢复过来。



  密室中的官员们看着坐在主位上的英国公,脸上满是振奋之色。



  兵科给事中时光亨因为地位的缘故,所以坐在了末尾位置。



  时光亨站了起来,他看着张之极,慷慨激昂的大喊着,“国公爷,您就放心吧,此事我们一定能办好。迁都乃是歪理邪说,京城乃是国本,是万万不可动摇的。当年前宋就是因为动摇国本,最后导致国土沦丧,咱们大明绝对不能步前宋的后尘。



  户部尚书毕自严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自从他成为户部尚书之后,朝廷财政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这都是毕自严的惹的祸。



  现在毕自严又要鼓吹迁都,此事万万不行。此人大奸似忠,乃是当世秦桧,人人得而诛之。”



  时光亨大义凛然,就像是一个正义的斗士一样,不断的批判着毕自严。



  可是,历史上的毕自严根本就不是时光亨说的这样。



  历史上的毕自严不仅是一个忠臣,而且还是一个能臣。



  毕自严在成为户部尚书的时候,国库早被朝中贪官贪污的不剩什么。



  国家财政赤字达一百三十余万两白银,财政崩溃已经崩溃,而当时关外建奴越演愈烈,所以朝廷只能征缴三响。



  但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朝廷绝对会不战自败。



  毕自严深知这里面的危机,所以节源开流着手,首先提出裁汰冗兵、兴复屯田,地方官吏以经济发展来考核。



  毕自严的建议得到崇祯皇帝的称赞,其后,他广泛征求朝廷老臣的意见,系统地提出了十二条解决财政困难的措施。



  包括增加盐引,复兴开中法,裁汰冗兵冗役,清查军队名额,开发京畿之地的水田,清查天下隐匿人口以及隐匿土地。



  为了杜绝地方官侵吞赋税银两,他亲自主持编订了赋役清册,颁行天下,严格监督审核,在他的努力之下,贪污现象受到控制。



  可是,人力有时尽,毕自严的种种措施随着他在崇祯十一年病逝之后,一切土崩瓦解。



  在没有了毕自严的情况下,朝廷财政彻底崩溃,国家形势急转而下。



  如果将孙传庭卢象升这些人组成明末能臣的话,毕自严也完全能位列其中。



  “毕自严不过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想弄死他只不过是动动手指头罢了。重要的是陛下,是皇上,要让皇上自己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果不让陛下放弃这个想法,就算杀了毕自严,后面还会出现赵自严、刘自严之类的人。”张之极看着时光亨,面无表情的说着。



  此时,张之极眼中哪里还有一点对皇帝的敬畏?



  “是,是,是,国公爷说的没错,国公爷说的没错。”时光亨连连回话。



  “诸位,此事事关你我身家富贵,要是真的迁都金陵,那么一切都是水上浮萍,还请诸位万般努力。”张之极站了起来,看着密室中的众人,装模作样的冲着这些人鞠了一躬。



  “我等定然让陛下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密室中的众人齐声喊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不留你们了!”张之极说罢,便走出了密室。



  当所有人走出密室的时候,一场动乱即将升起。



  当天下午,时光亨的一封《迁都论》被送到了崇祯的桌头。



  当崇祯看过时光亨的《迁都论》之后,整个人差点没被气死。



  时光亨在《迁都论》中说,宋之所以亡就是因为迁都,并且明说,如果大明要迁都金陵,那么大明就会步宋的后尘。



  时光亨还说,迁都金陵乃是违背祖训,是不敬祖宗,是不孝不义。



  整篇文章都是在拐弯抹角的骂崇祯,说一道崇祯迁都,那就是宋高宗,就是昏君。



  一直以明君自称的崇祯在看到这封奏折的时候,当场被气的牙根痒痒。



  这还不算完,就在崇祯在御书房发火的时候,一个小黄门急匆匆的冲了进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