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清丈土地-第2/3页





  虽然铁路对于控制草原来说非常重要,可凡事都有一个轻重缓急,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先将铁路修到山西和大同。

  “修到独石口也可以,只要修到独石口,那么我们运送牛羊的话就能方便很多。现在整个部落全靠着牛羊生活,光是去年一年,我们养的牛羊就是前年的两倍多。

  在我来的时候,父汗还打算今年还要增大牛羊的数量,如果修到独石口的话,那牛羊运送起来也就方便多了。”吴克善一想起科尔沁部落中养殖的牛羊,心中就一阵的火热。

  “好啊,你回去告诉你父汗,不管有多少牛羊,我都要了,还有羊毛牛皮这些东西,我都要了。”赵文一听布和还要扩大养殖数量,心中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

  多养牛羊好啊,多养牛羊好啊,养的越多越好,到时候这些牛羊就将你们全都拴住了。

  就像是种地一样,将百姓全都控制在了土地上。

  一旦被控制住,到时候想要挣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嘿嘿,要的就是大人您这句话。不瞒大人,我手中差不多就有将近一万多头牛羊,这些牛羊现在对我来说可是宝贝啊。

  大牛生小牛,大羊生小羊,生完之后将大牛大羊一卖,要不了多长时间小牛小羊就长大了,到时候接着生,接着卖。这可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财路啊。”吴克善一提起自己的牛羊,就激动起来。

  现在的他那里还有赵文第一次见他时的那种样子,现在的吴克善看起来就像是憨厚的老农民一样。

  “哈哈,看把你乐的。不说这事了,如今你也已经将范文程送来了,这里也没有你的事情,你可以先回去了。在回去的时候,你给你父汗捎一句话,让他现在别操心他的牛羊了,让他将他手中的士兵全都训练起来。我决定开春之后平定辽东,将辽东攻打下来。”赵文突然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的看着吴克善。

  吴克善脸色一凛,问道:“大人,你现在要对皇太极动手了?”

  “没错,现在是一月底,差不多三四月份就会对辽东动手,让你父汗早做准备。你回去之后,也要开始拉拢草原上的部落。

  如果有愿意归顺我的,我来者不拒,可如果有人不归顺我,你就给他们明说,到时候大军一到,片甲不留。”赵文在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眼中涌动着杀气。

  “明白!”吴克善冲着赵文一抱拳,掷地有声的道。

  …………

  在太原府西边五十多里有一个镇子,这个镇子叫做王封镇。

  因为这个镇子距离太原府比较近,所以这个镇子中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晋王的土地。

  剩下的土地也基本上都是太原府中那些有名望的士绅的土地。

  这个镇子中的百姓基本上都是晋王和士绅的佃户。

  虽然地方距离太原府比较近,可赵文的攻打太原府的速度比较快,再加上追剿溃兵比较及时,所以镇子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镇子中有陈姓和吴姓两大家族,这两个家族当中以前出过读书人,现在这两大家族的族长还都是举人出身,所以这两大家族在镇子上的威望非常大。

  晋王在镇子中的土地以及太原士绅在镇子中的土地都是这两个家族在打理。

  这两大家族每年夏收和秋收的时候就会替晋王府和城中士绅收租。

  除过晋王府和太原府士绅之外,剩余的土地基本上都是这两家的。

  晋王府和太原府城中士绅定下来的地租是三成,也就是一亩地收成的三成是租子。

  三成说高也高,说不高也不高。这个时代一亩旱地能打两石粮食,照顾的勤快的话也不过三石粮食。

  换成后世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两三百斤的粮食。

  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年景差的话,能有一石都不错了。

  水田的话,出产的粮食能多一点,但也多不到哪里去。

  如果一亩地按照三石粮食来算,那么缴纳的租子就是九斗,将近一石的粮食。

  一般来说,镇子中的这些佃户也不可能只租种一亩地,所以说如果按照三成地租来算的话,倒也能活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