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进攻雁门关(上)-第2/3页





  ……

  如今已经是秋天,黑夜也开始长了起来。

  赵文在李小三的带领下走出了军营,站在营地的最前方看着不远处的雁门关。

  “大人,之前王主事传来消息,他说他们在山西镇镇城之内大闹了几场,而且还引起了山西镇镇城中士兵的营啸。”李小三站在赵文身后,缓缓的说着。

  赵文轻微的点点头,“王七此事做的不错,对了,他现在到哪了?”

  “回大人,王主事出了山西镇之后就接着往南面去了,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山西境内就会知道咱们已经起兵进入了山西的境内。”李小三喃喃说道。

  “不错,不错,想必崇祯现在应该已经知道我领着兵马进入山西境内了吧。呵呵,还往宣镇东面调兵,防备我攻打京城,可惜,我现在根本就没有那个想法。”赵文看着不远处的雁门关,一脸的戏谑。

  与此同时,崇祯站在御书房中一脸焦急的来回走动着。

  在御书房的大厅中站着温体仁、吴三桂、吴襄、祖大寿等人,里面还有到达京城不久率领秦军士兵的洪承畴。

  在历史上,洪承畴率领秦军一直到崇祯十二年。崇祯十二年的时候,洪承畴被崇祯任命为蓟辽总督,他走后的职位由孙传庭接任。

  现在的孙传庭还在山西老家赋闲,孙传庭的老家就在雁门关南面的代州,也就是振武卫的驻地。

  “不是说赵贼要进攻京城吗?现在他怎么跑到山西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谁能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崇祯停了下来,他看着大厅中的众人,连连咆哮道。

  众人皆将脑袋低下,不敢看崇祯。

  此时的崇祯正在气头上,大厅中的这些人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敢说话,生怕一句不对从而被崇祯迁怒。

  半晌之后,崇祯的心情平复了不少,他看着大厅中的众人,面无表情的问道:“你们谁来给朕说说,赵贼到底是什么打算?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洪承畴皱着眉头,不停的思考着赵文这样做的原因。可洪承畴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赵文这样做的目的。

  从古到今,只要是造反的,无一不将攻破京城作为首要目标,可是这个赵文却反其道而行之。

  洪承畴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陛下,臣实在是想不明白赵贼为什么要这样做。历朝历代的造反者无一不将攻破京城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这个赵文臣实在是想不明白他这样做的意义何在。”洪承畴看着崇祯皇帝,一脸的茫然。

  “是啊,陛下,这个赵文的套路臣实在是看不明啊,臣也想不明白赵文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吴襄也是一连茫然的看向崇祯。

  崇祯捏着下巴上的短须,坐在椅子上,皱着眉头思索着赵文的用意何在。

  可就算是崇祯绞尽脑汁,就是弄不明白赵文此举的意义。

  “皇上,当务之急不是思考赵贼为什么这样做,当务之急应该是如何面对赵文的攻势。

  现在的赵文已经攻入了山西境内,如果朝廷不加以制止的话,以赵贼的实力,恐怕很快就会将整个山西攻陷。

  山西不保,陕西就不保,连带着中原就不保。”洪承畴看着崇祯,将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

  “爱卿这话倒是在理,那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赵贼呢?你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法子?”崇祯看着大厅中的众人。

  温体仁皱着眉头思考了起来,片刻之后,温体仁道:“皇上,臣觉得朝廷应该调动中原四川以及湖广之地的兵力,直接去山西围剿赵文。”

  “不妥,这个办法极为不妥。”温体仁话音刚落,就遭到了洪承畴的反对。

  温体仁回过头来,看着洪承畴,一脸的阴沉,“洪大人,你说本官的这个办法不妥,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你有好的办法,说出来让我听听。”

  洪承畴轻瞥了一眼温体仁,沉声道:“陛下,兵法有云,攻敌之必救。

  如今朝廷的兵马和赵贼的兵马相比有很大的不足。再加上如今赵贼在山西活动,气势吞天。

  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调集兵力进入山西之地围剿赵文,估计会落入赵贼的圈套中。赵贼只需要以逸待劳,就能将朝廷派出去的兵马消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