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 金兵十三部



  兵合一处。

  唐天坐在山间,期待地盯着江面。

  终于盼来了他要等的人,上官清儿的船队。

  上官清儿、玲儿、珍儿上岸后,不约而同地看着唐天身边的胖妞。

  一向活泼直爽的珍儿,居然破天慌地没有刨根问底,只是默默地站在唐天身边,小手悄悄地拉着唐天的胳膊。

  唐天看着大家并不热情的表现,知道结果的必然性,不过,他现在没有办法,总不能撵走四姑娘,毕竟他还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四姑娘随大家继续行军。

  北行之路,艰苦异常,天气也越来越冷,唐天一路担心大病刚好的上官清儿,给上官清儿送了羊皮垫子。

  上官清儿大病之后,脸色算是恢复正常,性格却发生了很大变化,沉默寡言,人也变了许多。

  她坐在唐天送来的羊皮垫子上,只是默默地坐着,不言不语。

  唐天同样安安静静地坐着,感受着安静时光。

  这时外面传来杨再兴的声音。

  杨再兴一直负责前军探路,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汇报军情。

  “唐大哥,一连几天了,前面连个人影儿都没有,而且这鬼天气,越来越凉,我担心大家会受不了。”

  杨再兴看着唐天和上官清儿,带着情绪,一屁股坐下,身后太子老王、翟家父子也跟着进来。

  杨再兴的担心不无道理,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怕是很多江南兵无法承受,毕竟部队中还有很多是十八里水寨的江南兵。

  另一方面,杨再兴也是非常不满,北上以来,无仗可打,北上目的就是准备同金人大打出手,给金人整个釜底抽薪,在金人背狠狠打一下子。

  把金人彻底打痛打疼,可是到现在,每天与各种大树、傻狍子打交道,连个人毛都不见。

  唐天不想解释,也没有解释,他知道,杨再兴能理解,只是发发脾气,仅此而已。他将目光转向跟着杨再兴进来的老王。

  老王在两军合兵之后,听说杨再兴功夫了得,特别是枪法,更是出神入化,犹如跟屁虫,一直跟着杨再兴,缠着杨再兴教他功夫。

  老王一身风尘,身上的凉气,让他显得更加兴奋英气,更不像是一个太子。

  杨再兴压拫没把老王当成太子,但是唐天不能如此,急忙问道:“太子殿下,一路北行,天寒地冻,是否还愿意同行。”

  老王笑呵呵地看着唐天,道:“这是什么话,唐大哥,只要你到哪,我就跟着到哪,必须的,这点冷不算什么,小菜,小菜。”

  “好,既然大家心意已决,明日告慰三军,继续北上。”

  唐天听到太子老王的决心,然后,满意地看着一起进来的翟家父子,并没有理会气鼓鼓的杨再兴。

  翟家老爷子年纪最大,不过,他的身体倒是硬朗,跟小伙子有得一拼,这让唐天放心不少。

  ……。

  次日,三军整备,浩浩荡荡出发。

  “唐大哥,为何不再隐蔽行军。”

  老王骑在马上,看着明火明枪,浩浩荡荡的部队,又看看一脸平静的唐天,好奇地问道。

  唐天难得这几日不用动脑子。

  因为此时,他并不担心与金人作战,反而担心金人知道得太晚了。

  一支几万人的庞大队伍,如同天兵天降出现在金人腹地,金人再傻也不会视而不见,只要金人发现,他的目标就达到了。

  消灭这样几万人的军队,至少会有两倍兵力,甚至三倍的兵力实施围缴。

  还需要配置数倍的兵力实施后勤防护,这样一来,最少牵动兵力近十万人。

  对于金人大兵南下攻宋,后方兵力必定空虚,抽出十万兵力应该太难了。

  杨再兴心领神会,一脸兴奋,看着浩浩荡荡的部队,两眼冒光,像换个人似的,仿佛大战在即。

  可是,事情并没有像杨再兴希望的方向发展,接连行军,并没有碰到所谓的金人。

  唐天依旧大张旗鼓日间行军,声势浩大,夜晚来看看上官清儿、珍儿、玲儿等人。

  “怎么没见四姑娘。”

  上官清儿一脸轻松,看着唐天问道。

  这是上官清儿第一次问四姑娘,说得云淡风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