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萧萧兮,漳水寒(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



  天清剑。

  唐天用颤抖的手抽出随身的“天清剑”。

  这是自己亲手打造的陨铁精钢剑,用唐天的“天”字和上官清儿的“清”字,合在一起命名。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本是送给上官清儿随身携戴,此次,在上官清儿离开五马山之时,把剑送给了唐天。

  见剑如见人……。

  金人哪晓得睹物思人。

  手中大斧如有千斤之力,重重地朝着列于阵首的唐天携风带雨地砍来。

  旁边的军士见唐天手中精钢追风枪被弹出,空有手中弱小的一柄宝剑。

  毫不犹豫。

  奋不顾身。

  一个欺身,不知是事先想好,还是临时小宇宙爆棚,一下窜到唐天身前,奋力地用大刀挡着金人连劈带砸的重斧。

  “咔擦”一声。

  金人的重斧重重地砍在军士的铁甲之中,军士双手死死地握住斧了,头微微转动,看着唐天,说道:“将军,青州,你做的烧鸡真好,我叫六子。”

  军士话仅说了一半,就已是鲜血喷涌。

  唐天看着为自己奋不顾身的军士,看着军士死死握着金人大斧的双手,不管不顾挥手就是一剑,金人手握喉咙,顺声倒地。

  “六子兄弟,我带你回青州,我带你回青州……。”

  唐天泪水夹杂着嘶哑的声音,哽咽地抱着六子混身是血的身体。

  身后的兄弟更是舍身挡在唐天面前,挥舞的手中的大刀,奋力地朝着金人砍去。

  静寂!

  死一样的静寂。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唐天脚下发出。

  ”将军。“

  唐天看着倒在自己面前的兄弟们,用手轻轻地拉了下将死的将士,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大家都是背后中刀,都是为自己挡得刀。

  金人再次围向唐天,一阵刀斧之声。

  一道黑影窜地而起。

  受伤的将士居然如有神助般奇迹地站起来,用身体挡住金人的长刀大斧,背后铁甲尽碎,血肉模糊,连肉带血不停地顺着破碎的衣甲流淌,身体像一座石碑轰然倒下,头在倒地的瞬间,一直朝着唐天的方向。

  唐天神精再怎么粗大,再怎么心如沉石,可是他再也看不下去了,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三百兄弟,就这样一个又一个地为了自己倒在面前。

  这货如同疯了一般,嘶叫着冲向金人,手里的剑胡乱地砍着金人,没有招式,没有章法,就是拼命,一味地拼命……。

  不知多少金人倒下,也不知道自己身上中了多少刀,铁甲被打得支离破碎,鲜血不停地流淌。

  血肉模糊。

  唐天杀红了眼,像一头发疯的公牛,东窜西撞……。

  神经粗大地随着凌乱的脚步乱舞,头发散披。

  忽然间,感觉千金之力重重地砸在自己后背,胸口发热,一口鲜血随着飞出去的身体喷出,殷红一片,身体像一个不受自已控制的球,被打出一道弧线,重重地朝漳水中落下。

  ”啪“

  唐天感觉河水中红红的一片,一阵阵的冰冷也无法唤起他的眼睛,手中的长剑本能地挥动几下,再也无力地睁开双眼,任凭河水带着自己流动……。

  漳水,有清漳水、浊漳水二个源头,均出自晋地东南部,在大名府东部汇合后称漳河,漳河为黄河中、下游最大支流,滔滔河水,流入黄河。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讲得就是精卫填海中的漳河,漳河流经几百里,养育河畔民众,南宋初年,宋金长年战祸,两岸民众留下甚少,或是南下逃难,或是北往入山林隐居避祸,总之,谁人也不愿意居于故地。

  然而,随着金人占领河北一地,战乱少了。以河运为生的船家已经开始长行水上,过着刀头舔血的生计。

  漕运成为当时重要的水上运输方式,然而金宋交战以来,入京四渠因为无人打理,已经全面瘫痪。少数跑船的船夫们会利用漳水这类过去不为重视的河道运送货物,南北货物行于水上,更有贩运私盐的家主趁夜便行于水,将山西晋地的山盐运往中原,还有金人的毛皮等物……。

  看则白天无船无人的漳水,晚间却常有暗船流动。

  “大小姐,你快来看看,刚刚发现公子好像是动了一下。”一个头戴珠花银簪,一身碎布绿袄的丫鬟朝着船外轻声地喊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