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洪家老二



  洪家的大生意。

  “既然是大生意,那大家一定要去吃一顿,要不然对不起洪三少的一片心意。”唐天笑呵呵地说道。

  不吃白不吃,这货一脸得了便宜地看着洪俊,洪家听说也做粮食生意,不知今天的大生意,会不会跟粮食有关。

  “我马上安排,晚上咱们就在“山外山”酒楼,不醉不归,我把许洞一起叫上。”洪三少笑呵呵地说道。

  山外山酒楼,唐天想起第一次见到许洞,许洞就在山外山酒楼卖字买酒,现在还记得“欲拖南风到辽水。”

  人生征战两茫茫,苦了相思,尽断情长。从南到北,战火不断,没有销烟,自己做处小生意,在凤凰山下开几亩田地,田园生活,无限美好。

  “山外山有什么好吃的。”珍儿听见唐天表态,马上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说起吃喝。

  “放心吧,山外山酒楼可是青州城里最好的地方,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吃不到的。”洪俊笑呵呵地说道。

  “那我们可要去看看,世上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玲儿也跟着凑热闹。

  山外山酒楼位于东阳河畔,近可观垂柳如风,远可碧波千目,几处楼阁连绵相连,飞檐画角,身居其中,俯瞰微波缥缈的东阳河,景色极佳。

  “太漂亮了。”珍儿目不转睛地看着楼内富丽堂皇的巧致精雅。

  画栋飞云,碧阑干低接轩窗,

  雕檐映日,翠帘幕高悬户牖。消磨醉眼,倚青天万迭云山;

  “唐天哥哥,这里是吃饭的地方吗”

  勾惹吟魂,翻瑞雪一江烟水。白苹渡口,时闻渔父鸣榔;红蓼滩头,每见钓翁击楫。楼畔绿槐啼野鸟,门前翠柳系花骢。

  我去,居然还有几位诗人推杯畅饮,小酌雅意。

  小二端着酒菜飞快地穿梭着,还不时传来猜拳声,谈笑声,杯盏碰撞声,还有弹奏的声音,伴着一丝清音,穿梁绕耳……。

  “唐大哥,这里居然还有弹唱的,你快听听,很好听。”玲儿细细地听着其中味道。

  我的天呐,居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货陶醉地听着,想不到这首词唱着如此凄婉。

  这是什么人,有这样的故事。

  “唐兄弟,要不要我请个小调歌姬助助兴。”洪俊洪三少说道。

  声音如此凄婉,怕是人更凄惨,在这个纷乱的世道,自己怎么办呢?

  “好呀,好呀,我也想见见这样的姐姐,你听听她唱得多好听,是不是唐天哥哥。”珍儿撒娇般地冲着唐天说,生怕唐天不答应一般。

  还没有唐天说话,洪俊马上说道:“好说,好说大家放心。”

  二楼房间风格雅致,左右围散其中,精致的造型,别样的古色风情,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风格各异的华服公子,举止风流地沿着木制精雕扶梯而来,也有环肥燕瘦的女子,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饮食对谈。

  “这里吃饭得多少钱?”珍儿问了一个天真的问题。

  上官清儿透过窗外,看着纷扬的树枝,摇曳成令人遐想的梦幻光点,酝腾着淡淡的草叶芬芳。转身说道:“珍儿,快来看看,窗外更是别致精美。”

  东阳河潺潺淌过,揉碎了夕阳的霞光。河岸两侧层楼林立,酒旗飞舞。

  “大家还满意吗?”洪俊只身做在下首。

  跑堂的伙计已经端上四样精致的干果小吃,净手的丝巾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

  “还有这个方巾,丝滑如水。”珍儿拿起丝帕说道。

  我的天呐,在宋朝服务也太牛掰了,装修也就算了,就连擦手的方巾,都是丝绸做的。

  尽管自己在后世没有见蚕丝,从手感的丝滑程度来看,应该是上等货色。

  唐天看着大家正在看着窗外的风景,忙开口说道:“洪老弟,最近做什么大生意,是不是发了一大笔。”

  “也没有什么大生意,只是做了点粮食生意,都是家里人做得,我也只是跑跑腿。”洪俊客气地打发走侍女,亲自给唐天倒上茶说道。

  一股清香,飘溢含香。

  “好茶,难不成这是明前茶。”唐天不太懂茶,但也是听着他人胡乱海吹过,随口说道。

  明前茶因为芽嫩量小,而广受追捧,奉为上上茶品,也成为王亲贵族的座上品,更有甚者,一度远销周边,皇帝也把明前茶做为送给高丽国的赐物,而使明前茶声名远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