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膨胀的刘能-第2/3页



  顾倾城收到了陈实的邀约,说他刚提了一辆小牛敞篷,答应过她要载着她兜风的,虽然顾倾城的股份从空瓶传媒撤了,但王铮毕竟还是他表哥,而且顾倾城对于人事管理确实有一套,主要人家学的专业就这个,现在把他调到了人事部而不是企划部。

  这姐妹天生冰山脸,大家对她本来就有点怕怕,尤其刚来的新人,顾倾城对于刘静和庞大海这些人还是留点面子的,但对于新人她可就不那么客气了,青睐的职业经理人和她的工作效率很合拍。

  本来顾倾城就不适合做企划尤其是娱乐公司的企划,只是好刀用错了地方罢了,你看这变成人事管理,她就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了,各项制度制定的让人头皮发麻,但陈实确是认可她这么做的。

  其实很多大企业规章制度这么多,为的就是让大家都在一个高效率的环境中办公,如果大家都消极怠工,那么企业也会出现业绩下落甚至倒闭风险,这样只能两败俱伤。

  毕竟很多员工在一家公司呆了不是一天两天,只要企业倒闭,他们就要面临重新就业的问题,这还是小问题,主要的是要从头做起。

  陈实不适合管理公司,因为他总是和每个人都嘻嘻哈哈,而且他这人磨不开脸去做一些事,你们以为老板请了那么多管理是干嘛的,就是让他们帮自己狠下心做决定,但一般的企业只要上了规模,你的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甚至工资之外还有外快,这就是平台给你带来的优势。

  最简单的比如一个大品牌家电的售后,这个和小品牌家电的售后待遇一天一地不说,还有额外的收益,这里不多说了,但相对的大品牌家电售后的规章制度也多,而且定期还要学习培训考核等。

  顾倾城一走出办公楼,晴子等人瞬间溜了,女魔头来了啊,这个女魔头是大家背后给她起的绰号,她对大家的要求太多了,尤其是作息时间都要汇报,每天都要测量体重,还要求每个艺人每个月要读三本她推荐的书。

  其实这就像必读书单一样,但不是顾倾城推荐的,而是全球热销书排行榜上前一百名的书和国内文学畅销榜前一百名的书,顾倾城一次性采购了万本书,每人每个月按时领取至少三本书,一年要保证至少十二本书的阅读量。

  还有一个更加苛刻的要求就是顾倾城要求每个人每天要写二十个字,还要加拼音标注,每个写一行。

  大家训练就够累了,还要有这些,这在任何的训练班都是不存在的啊,很多练习生都不习惯,但季子玲这类的就无所谓了,毕竟也是个大学生,虽然是野鸡大学,但好歹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每月她都领四本或者五本,别说在这里训练看书,让她整个人状态好多了,也真正的开心活泼多了。

  现在都不觉得离开了孟安然会怎样,反倒更多同学主动联系她了,因为季子玲现在有二十万粉丝了,学校校务部还联系了她,让她给学校打个广告,毕竟自己的母校真的太不出名了。

  这个是陈实让顾倾城这么做的,现在大部分艺人翻车都是死在没文化这方面,文化和学历其实还是有差别的,学历其实是一种技,你学的专业就是你的看家本领或者技术,但文化就比较多元化,涵盖的东西也比较多,知识其实就是大家知道的常识,而很多人连这些常识都不知道。

  比如你写个福字,大家基本都知道这个字怎么写,但很多艺人却不会写,写错了,这是常识性错误问题,很多路人或者粉丝都接受不了,你怎么会连这种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性问题都能错呢?

  大家喷的不是她们学历低,而是没文化,没知识,有的明星即使学历不高但人家肚子里有货,勤看书勤学习,这里的学习很多都是学技能,和你大学学的专业一样,只是这种自学没文凭。

  但大部分人有个认知就是有学历你基本有这些常识,你的知识面全,比如高晓松,何炅,李建,撒贝宁等,混迹娱乐圈这么多年大家都会喊他们一声老师,其实是对他们知识层面的认可,他们时不时可以给他家科普一些小知识而不是让他加给他们科普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