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金吾不禁夜-第2/2页



  沈思和高承禹站得稍远些,方看清,持花灯的女子也大都是出来赏灯的人,猜中一个谜题才能得花灯,这重重设谜的游戏,确实增添了无限期待。姑娘们有面带娇羞的,有端庄稳重的,还有年少活泼的,更有风情无限的,总之莺莺燕燕,被灯烛映得明丽照人,直让人看花了眼。

  有才俊已持着花签步履潇洒地走向持桃花灯的姑娘,对着揖了一揖,虽站得远听不清说的什么,只见这场景便已赏心悦目。

  沈思揶揄道:“你去试试。”说罢拉着高承禹的胳膊便往人堆里推。

  高承禹面上带着笑:“不去不去。”

  正推搡间,一粉妆袄裙的女子缓缓走至高承禹面前,施了个万福:“没想到高郎将也有此雅兴。”言语间露出一抹窃窃地笑。

  沈思不认得这女子,看这打扮和举止,应该是官宦家女子,不过十七八岁,生得也算是秀美,两只眼睛盈盈地望着高承禹,面带桃花。一看就是奔着高承禹来的,沈思悄悄的避到一边。

  “上元节随便逛逛。”面对佳人,高承禹话少得不合时宜。

  “奴来赏灯,与家人走散了,没想到巧遇高郎将。”姑娘窃窃地说,微低了头,瞟着高承禹的反应。

  沈思听了忙添了一句:“子睦,既是走散了,不如我们帮着一同寻寻。”

  姑娘感激地看了沈思一眼:“多谢。”

  高承禹不耐地皱了下眉,瞪了沈思一眼,只好道:“韦四娘可与家人约好在何地相见。”

  韦四娘见高承禹应允,眉眼都是笑意:“坊内西侧门。”

  陪韦四娘走了一程,高承禹话出奇的少,沈思只得跟着,临别时,这韦四娘颇有惺惺惜别的意思,高承禹抱拳一揖,干脆利落地回头走了。沈思不免叹气,看来这女子颇不入高承禹的眼。

  过了子夜,高承禹和沈思一道回家,俩人喝了些酒,便各自回家。这上元一日就这么过去了,狂欢向来是年轻人的节日。

  白天动得多了,又喝了些酒晚睡,沈思睡的不太踏实,大早就起来待在书房里画画。正画到一半,高承禹便走了进来。

  沈思搁下画笔问:“今日怎的这么早?”

  高承禹说:“今日醒来的早。”看着画卷中的肖像笑:“你这是想念嫂子了。”

  沈思看了他一眼,也不答言,继续走笔描摹,画中女子手握书卷,着一身褐色纱裙坐在一株海棠树下,树后探出来一个小孩子的脑袋看着书卷。暖意融融的一幅画,高承禹看着沈思绘画的神情,温柔安逸,不由说:“等天气转暖了将嫂子和侄儿接过来吧。”

  沈思停了笔,略微出神:“再等等吧,芃儿刚两岁,还太小,如今长安不太平,况且我这里太拥挤,怕芸儿委屈。”

  高承禹点点头,沈思的夫人名叫褚芸,原是沈思二十二岁时定下的亲,后来沈思父亲亡故,守孝三年,这褚芸便等了他三年,也是让人艳羡。

  高承禹脑中浮现出另一个身影,红衣俏影,笑起来宛若朱槿花,耀目盛放。嘴角微微笑着,是了,朱槿又名扶桑,本就是日出之地。四年前,那个身影已不得见,如同带走了他心中那初升的日光。于情路上,三人中,高承禹最为坎坷。

  沈思一抬头发觉高承禹似乎在神游,想唤他一声,看那神情似做了一场美丽又惆怅的梦,又怕扰了他。暗叹一声,四年了,终是还未忘怀。而今日,更容易勾起相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