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卜算误佳人



  沈思看着翟临的背影,嘴角浮起了笑,多年未见,翟临依旧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小子,心思不像少年时全浮在脸上,估计这么些年也经了不少事情,但那种骄傲飞扬的性子依旧没变。

  沈思捏着那张纸神思恍惚一阵,一想起翟临从前的样子,不由得多少勾起了些往事。他推开窗,此时街坊上的人都有些行色匆匆,因为快到宵禁的时间,大部分人都急急赶回家,也有些人赶在宵禁前来到平康坊,在青楼妓馆度过良宵。

  平康坊大约是长安城中阶级差距最大的地方,这里住着高官显贵,不乏皇亲国戚、宰相帝师,也有普通平民百姓,却也有更多下九流人物。

  看着熟悉的街景,和那些鲜活的人物,将前尘旧梦交织呈现。

  十七年前,沈思也不过是个少年,父亲沈随宁是兵部侍郎,母亲是司天台何旬的女儿,沈思从小熟读兵法史书,也跟着外祖父学习天文理学,文武相承。以他的出身和才学,自然是能够预见的前程光明。

  沈随宁为人方正古板一些,沈思从小便被教育得受礼持重。而与沈思最为交好的便是同他出身相似的翟临和高承禹,翟临活泼而又义气,又是他们三个中最年长的,经常私下带着沈思和翟临、高承禹一起玩闹,沈思就算家教再严毕竟也逃不过少年心性。他们三个与人斗文斗武,在长安城的一众少年里也是享有盛名,只不过和他一起的翟、高二位实在是太过显眼,倒是对比的让他人前稳重的形象维持了许多年。

  高承禹是如今的渤海郡王、大将军高崇文的小儿子,从小就有少年将军的模样,行动迅捷、性子果断,一副冰冷坚毅的模样,看着便不好惹。而翟临性子外露张扬,凡是三个人一起闯的祸,最后总是翟临挨骂多,恨得翟临牙痒痒。

  想起来高承禹,沈思也是有些期待,那个冷面将军如今子承父业从了军,真成了少年将军,又是何等模样。但沈思决定暂时不去见高承宇,天子近卫,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他这个自带话题的人,目前不适宜与其他人有什么往来,尤其是像翟临和高承禹这等有着大好前程的人。

  这个太子党的标签什么时候可以卸下,大约只有太子继承大统后吧。

  这几日,沈思也没什么事,不过是再熟悉熟悉长安,等候任命。思来想去也没什么重要事情,便决定备些薄礼去霍家拜访。

  霍缜不过十来岁时,父亲在兵乱中战死了,家里突然失了一家之主,日子艰难,沈思父亲沈随宁那时任通事舍人曾去慰问霍家家属,对霍缜有些帮扶,霍缜后来也算出息,并且甚是懂得感恩,在沈家落难时,也对他们如往昔一般,也曾给予一些照顾,虽说不过是日常之物,但难得此等情谊与人品,沈思是一直记得的。后来沈思受霍缜的委托为家里的一双儿女授课,也算是缘分不浅。

  霍缜的家在永宁坊西南的一条巷子里,院子不大,收拾的简单朴实。

  沈思被霍家的家仆引进了书房,迎过来一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男子,他脸色略黑,粗鼻大眼,鬓发乌亮。这家和家主人过了这些年似乎没什么变化。

  沈思连忙拱手行礼:“霍参军安好。”

  霍缜起手相扶道:“绪之莫多礼,快坐。”他刚一见沈思,神情略有些激动:“一别多年,终得再见。”

  沈思点点头,在书房落座,四处打量。书房也布置得很简单,书架上大多是兵书和左传、战国策之类,有少量人物传记。

  霍缜继续说到:“听闻陛下召你回京,此次可知是什么官职?”

  沈思缓缓答:“尚未知,再过几日去吏部才知晓。”

  霍缜点头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想必这次要委以重任。”

  “不敢有奢求。”沈思摇摇头,转着面前的茶杯,再看看桌上的器皿,都是通常的样式与材质,并不刻意讲究。墙上挂着的一把弓和案几上陈列的一把剑,都是旧物,却被仔细保养。不由得说:“参军这陈设一直未变啊。”

  霍缜咧嘴一笑,笑的极为憨厚,他给自己倒了杯茶,开门见山道:“请你来,实是有事相求。”

  沈思微笑道:“参军客气了,沈某不才,愿闻其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