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闲话



  那人甫一露面,人群中窃窃私语起来。

  “是宁国府的珍大爷。”身后有人说道。

  “端地好品貌。”又有人叹道。

  “只是听说在府中,一贯的嗜酒淫欢,也是个不争气的。”一老汉低低的说道。

  “嘘,小点声,张老汉,这又不是你孙子,你操的什么鸟闲心啊。”

  这是吴俊辉第一次见到贾家的人,虽然没看过红楼,倒是在某站弹幕上,见过几波闲人,因这贾珍与秦可卿之间不可描述之事撕得天昏地暗,很是吃了一波好瓜。

  这人端地好皮囊,看着也就三十多岁,丰姿俊伟,相貌清奇,不同凡品。

  刚才那蓉哥儿应该是他儿子贾蓉了吧,吴俊辉心道,记得弹幕中有人说,这贾蓉被他老子发了一顶帽子,恐惧之下愣是不敢言语,帽子老老实实带着了,不知道轿子边那少年又是哪个?

  吴俊辉在这里嘀咕人家蓉哥儿被老爹带了帽子,却想不到他自己这前身,却是红楼世界中的第一大帽子王呢,可惜这人不读红楼,不识自己才是红楼‘真英雄、伟丈夫’,可笑可笑。

  那贾珍带着自家人走到讲经阁门前,问道,“张爷爷几时结束?”

  门前道童早看见了贾珍,忙上前回道,“回珍大爷,还有大半个时辰呢,那俺便去通禀一声。”

  “不用了,也不好搅了经会,事后要惹人责怪,我自去后边起居室高乐去。”贾珍回头对身边诸人道,“听说张爷爷从南边得了不少好东西,咱们都去见识一下。”也不用道童引路,大步朝那厢去了,赖升及贾蓉等人连忙跟上,又过来几个小厮,从轿子内取了大氅斗篷之类的物件,也颠颠的小跑着跟去了。

  几个轿夫上前抬了空轿离开后,吴俊辉这边的人群,好似被闷了好久似的,骤然轻快起来。七嘴八舌的,一会儿说起夏家的财,又论起贾家的势,吴俊辉百无聊赖的听了很多闲话,倒是将这夏家与贾家的一些情况,了解了个七七八八。比如这夏家是当朝皇商,专门给京中达官贵人提供时令鲜花。

  过了一会儿,却见小田氏抱着孩子与陈小琼从阁内走了出来。吴俊辉忙走上前问道,“这么快出来了?”

  小田氏回道,“这孩子呆不住,再不出来就要哭起来了,还把竹签子扔到了坛上去了,被张真人低头捡去了,真真羞煞一个人!”

  吴俊辉这才发现,婉娘的小手还牢牢的抓着三个竹签,其余的倒是不见了。不由的笑了起来,“来,婉婉,叔叔抱抱。”

  小婉娘看有人逗她,咯咯娇笑起来,小身子却歪向了小田氏的肩头,看来是不大愿意。

  “叔叔这里有好东西呢。”可惜也没啥效果,小婉娘只是嘟嘟了几下,嘟出了一嘴口沫儿。

  吴俊辉便对小田氏道,“看来这经会还要不少时间,我来抱着婉婉吧。姐姐和小琼姐都难得出来一次,咱们顺着讲经阁,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参观一下去可好?”

  小田氏递过孩子,看向了陈小琼,陈小琼轻轻点了下头。三人加上一个孩子,便一路路瞻拜观玩下去。

  走到一处修竹茂林浅溪石桥边,此处十分的清幽雅致,吴俊辉一边逗弄婉婉,一边停下步子问道,“田姐姐可擅女红?”

  小田氏笑了起来,眼睛却瞥向了旁边的陈小琼,“姐姐只会写些字,裁衣缝补的手艺却是一般,连帮多官裁的那件罩衣,都用了好些日子。不过,咱们这里却有人,一手的针织绣工技艺精绝,无论是胖头娃娃,还是锦鲤翠鸟、佛陀观音,个个栩栩如生,甚至还能绣上整篇幅的佛经呢。”

  吴俊辉见小田氏看向了陈小琼,便知陈小琼认识这类人,“小琼姐认识这种人才?那小琼姐姐认为,多少银子能聘个来?”

  二女见此处没什么人,本就放开了拘束,露出了真性情,对视了一眼,帕子掩了口,一时笑做了一团。

  小田氏道,“还多少银子聘一个来,你这口气好像那财官老爷似的,你真要绣东西,尽管问小琼便是。”

  陈小琼收殓了笑声,道,“多官,问这做什么呢?如果要绣什么东西,只管问姐姐。”

  “这不是前些日子带着二哥挣了些钱吗?这些钱眼下放在手里,一时不好使出去,想着开个制衣铺子,也好带契着二哥做个正经营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