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true believers(上)-第2/4页



    相对于那边,梅赫伦西北的森林要和平很多。为了尽量隐藏,不被人注意,他们甚至是晚上做饭,这样飘起的炊烟就不会让周围的人察觉到了。

    有时人们会离开,他们走后不久又有新的人住进来,新来的那户人是什么情况埃米莉和昆西都不清楚,他们还以为那是想要定居的货郎,准备开一个杂货铺之类。这里没人会主动谈起自己的过去,甚至于你都不知道他们用的是不是真名。

    那对年轻的夫妇能提供的情报就这些了,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二人世界里。

    对于习惯了贫穷或者说简单生活的人来说,他生活的地方周遭也是差不多的人,这个时候你告诉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会把他吓到,因为他对自己的状态是满意的,他们很少去“烦闷”。

    尚处于蒙昧的人更多的痛苦是来自身体,食不果腹、衣不暖体,美国的奴隶过得比欧洲的“自由劳工”好很多,确实,在生活的物质条件食物、衣物、住所和劳动时间方面,南部那些奴隶比地球上其他劳动者好很多,他们甚至还有肉吃,虽然平时吃的是玉米面做的面包,过节一样可以吃白面包,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有水果吃。这些都是亲奴派引导舆论,强调奴隶制是“有益善举”,与自由并不矛盾。

    奴隶主会用这种小恩小惠来培养奴隶的忠诚,大奴隶主对于在家庭内服侍主人的“房子奴隶”可能会产生怜悯和关照之心,他们对主人的忠心也会换来主人的恩惠关照,奴隶的孩子还会成为“小主人”的玩伴,不过,这是极少数人,“农田奴隶”仇视“房子奴隶”,他们消极怠工就会遭到惩罚。

    在工厂里如果工厂主拿着鞭子抽打工人,那么他就要面临指控和罚款。打了奴隶一顿,然后告诉他们,只要遵守纪律,就能比自由劳工过舒适得多的生活,奴隶不仅有住所还有食物,过年过节还能发5美元零花钱,奴隶通过自由换取生活的保障,为什么要去追求原始人放纵无忌的自由本能呢?

    一件不光彩的事,如果成了习惯行为,就不会有人干涉了。

    南卡罗来纳的种植园主宣称,自亚当和夏娃被创造出来,这种被称为自然状态的状态实际上就没存在过,人类通过纽带被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将人类约束在一起。

    人生来受制于人,他不仅仅在婴儿期是依附者,受到他人的控制,在所有时代,强壮和聪明的人控制弱者和无知的人。

    也就是说为了维护奴隶制的合法性和道德,亲奴派已经将《独立宣言》的自然权利给否定了,说人是生而自由的,再没有比这更不切实际了。

    美国革命时期,既然选择了高举人类自由的大旗捍卫自己的利益,也就在理论上否定了奴隶制的道德。曾经有段时间由于兵源问题,华盛顿打算用奴隶兵,这就要解放他们,而南方州却主要承担战争产生的债务。于是奴隶制变成了“必要的罪恶”,成为那个时期奴隶主辩解的基调。

    杰斐逊也反对奴隶制,可是1801年关键的选票是在南方州,他的处理方式是取消长子继承制,这个封建制度残余,所有的子女都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同时推广小农场主,这使得兴建种植园成了一种疯狂的投机,宽松的银行信贷与西部肥沃的土地刺激了东部农场主向西南移民,迁走的种植园主大多数都带着扩大家业的愿望。他们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带走奴隶,这取决于怎么分家产的。

    不过现在他们却要面对一个问题,在前债没有还清的情况下,后债怎么还呢?

    英国银行还没有形成荷兰银行那种信贷投资,以前可能有,借给了北美殖民地,通过和约形式被要求还款,但美国人没有还,只还了西班牙、法国、荷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