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海神的冬宴(十七)-第2/3页





  波莫纳“以前”有个女护士叫菲欧娜,她是来自罗马尼亚的,她的故乡很穷,没有特产,只有雇佣兵,男人们靠打仗来贴补家用,造成了那片地区女多男少的情况。普鲁士也是如此,经历了三十年战争和七年战争,人口下降了40%到60%,全靠了马铃薯才将人口恢复过来,却又因为国王发动战争而消耗殆尽。

  经历了大战和大灾后需要休养生息,否则国王在史书上就免不了穷兵黩武的评价,在挖开了海堤、阻挡了法国人之后,威廉三世要重修沦为泽国后的荷兰,已经实力大伤,而战败后的英国需要资金,一个王位继承人不如银行家的贷款。

  面对这样一位强势的君主,议会同意将部分国王的特权还给威廉三世,而威廉三世为了结成反法同盟,并没有要回这些权力。

    1692年时,威廉三世因为战事往返于英格兰和欧洲,他通常在春天离开,秋天回英国,整个冬天在英国渡过,他不在的时候由玛丽二世执政。

  即便他们同意了巫师们的请求,保护和承认巫师,这项法律也是可以暂停的,小威廉·皮特就将人身保护权暂停了,更何况法律对盛怒中的人们有多大的作用呢?仅仅只是对法国大革命持赞成态度,约翰·普利斯特利的家和实验室就被毁了,他不得不全家搬到美国。

  相比起被两次世界大战摧毁的欧洲,美国不仅本土没有遭到任何破坏,还发了一笔财。在1944年丘吉尔和罗斯福曾经签署了一份《大西洋宪章》,这份宪章的内容没有双方谈判的内容有价值。拿破仑没有让英国失去殖民地,罗斯福却做到了,他说:那种从殖民地掠夺原材料,而拒绝提供当地人回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20世纪的事是帮助那些国家工业化。

  印度,女王皇冠上的蓝宝石成了这次谈判的焦点。

  罗斯福的话说得很明确,他不相信能够在进行反***战争的同时,不解放被落后的殖民政策所奴役的全世界殖民地人民。

  丘吉尔这次谈判的目的是美国参战,美国参战的条件是“解放”印度。

  杰斐逊并不想组建海军,因为组建海军的军费不如向按照合约,向海盗“进贡”合算。

  而约翰·亚当斯则支持组建海军,他派出的使者还和拿破仑达成了协议,允许美国的战舰参与围剿海盗。

  可是英国人又堵着密西西比河的出海口抓商船上的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籍的水手当海军。但是英国在密西西比河这样的内河的战力不佳,反正西班牙人可以拦截英国商船,没有西班牙国王的特许证他们不能通过。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也是因为英国海军不让其通过,才会有那么多墨西哥银元放在库房里,不能运回欧洲,充盈西班牙的国库。

  杰斐逊还写过一封抗议信,向拿破仑抗议法国对美国的制裁,英国人为了让他们的机器运转,不给美国自己加工铁的权力,他们只能把熟铁条运往英国,英国加工成农具、五金器械后加价卖给美国。

  美国宪法里有持枪权,法国提供了新的制造火药的技术和设备,钢铁的问题就要总统先生自己想办法了,毕竟最大的硝石矿在印度,而英国控制着硝石贸易,一定程度限制了别国火药的生产。

  人体和动物的代谢物里一样有氮,夏普塔尔的专利技术足够他成为内政部长,即便他不自己制造火药,不将技术泄露给他人,火药技术就跟英国掌握纺织和蒸汽机技术一样作为外交手段。

  巴黎城外积累了几个世纪的粪堆除了提取火药,还可以制造肥料,在治理城市卫生的同时也创造了财富,就是这活恶心了点,除了囚犯很少有人愿意去。

  囚犯的人权怎么保证呢?囚犯舒舒服服得坐牢,那么被他们违法行为伤害的人们怎么办呢?

  她记得那个用荷兰语说救命的人,或者是幽灵,他好像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

  她不晓得该怎么办,因为那场面让她太受震撼,无法理性思考。

  有很多事,并不是如“历史学家”所认为的那样,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支持老王位觊觎者詹姆斯三世的人们认为应该君权神授,而不是由议会给予的,路易十四也认可詹姆斯三世为英国王位合法继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