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花之争(一百四十六)-第2/2页



  等她走后,乔治安娜才深吸一口气,翻开了那本游记。

  曹曦的案子被移交到了大理寺,提督则被交由九卿会审,举人说提督只是犯了失察之罪,最坏的结局不过是夺走世袭爵位,而且他还有在各省巡抚时的成绩和平叛的功劳,所受的责罚可能更轻一点。

  至于曹曦,他就算能侥幸活下去,与婉宁的婚事基本上也成了泡影,而且婉宁也会面领指婚,能不外嫁到蒙古已经很不错了。

  尼克为那对年轻的境遇感到惋惜,更让他不解的是,诬告的人怎么会不受到任何惩罚,这时举人告诉他,可以用议罪银解决。

  尼克相信举人没有听说过路德,也没有听说过赎罪券,而且赎罪券是死后,与现世免受责罚不同,虽然它们本质上都是解决税收的问题。

  这是在“八辟”之外新的不平等,他听说白莲教的信徒住在悬崖峭壁上,猿猴都不会去,这样的生活和野人有什么区别呢?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是勤劳、手巧、有耐心,正是凭着这些特性,他们能抵挡各种不利的天灾影响,却对独断专行、巧取豪夺、鱼肉百姓的下级官员无力抵抗。

  乾隆五十九年福建发生林、薛二家械斗,当时有条灌溉渠途经过二家的农田,林家在上游,薛家在下游,林家为了自己方便,将灌溉渠给堵了,导致薛家无水灌溉,紧接着薛家就邀约数人上门理论。

  面对着那么多持械的人,林家的家主情急拿起一把刀砍向薛家的家主,薛家主避开了那一刀,还手将林家的家主砍死了,一场混乱的厮杀由此展开,因为薛家有备而来,而林家事先没有防备,整个械斗变成了薛家对林家的“屠杀”。既然要堵灌溉渠,为什么不做好别人上门报复的准备?

  欧洲中世纪的城堡就是这个用途,还有护城河与吊桥,即便远在东方的异教徒来不了,也可以防备近在咫尺的邻居。

  虽然那个案子暂时被总督压下去了,相关人等也被流放到了XJ,却还是因为一个贪腐案揭开了,那个检举揭发的文人也回到了故乡。

  更让尼克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清政府让自己的平民变成奴隶,春秋时期孔子所在的鲁国有条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到同胞不幸沦为奴隶,只要能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那么做了,却拒绝要国家的补偿,孔子谴责了他,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子贡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传教士们总是把中华帝国当作一个模范政府介绍给公众,一直认为对绝对权威的服从引发的弊端是微乎其微的,至少能确保社会的稳定与秩序,他们这么做最起码也是处于政治教化的目的。

  乔治安娜快速翻过这些,寻找有关鬾阴的内容。

  接着她就找到了这样一句话:人在醒时受伤流的血是红色的,在梦中受伤流的血是蓝色的,人血原本是蓝色的,而海原本是红色。

  她觉得很荒谬,刚想喝一口红茶,却发现它是蓝色的,因为里面加了蝶豆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