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花之争(九十二)-第2/2页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赣巨人”是没有拿武器的枭阳国平民,而那个拿着一根管子的则是枭阳国士兵,他觉得自己可以对付靠近他的人,于是并没有像之前的“赣巨人”那样见人就跑,只是见人笑也跟着笑。

  枭阳国在北胊国之西,关于北胊国的描写《山海经》中没有详细描写,只写了它在郁水之南,《水经注》中提起潭水、郁水交汇处在阿林县,阿林县已经废止了,现在它叫广西桂平,我们不能对古人的地理知识要求与现代人一样,用经纬度来表示,作者描述的是大概位置,而且河流还会改道。在古代江西被称为灌湘,和湘陵南部地区合称湘陵南海,在古代人的认知里,河流是一个固定的坐标,它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那么江西以南到广西的大片区域就都有可能是北胊国的所在地了。

  假设枭阳国与北胊国这两个邻国并不是友好关系,曾经发生了战争,那么鬾阴族与山魈之间的战争就可以理解了。可能是北胊国人嘲笑枭阳国人的嘴唇和奇怪的脚踝,又或者枭阳国嘲笑了北胊国人,胊有肉干、蚯蚓某种植物的意思,老人说,盲人的世界只有诗歌、黑暗和秘密,北胊国神秘莫测,他还需要资料进行调查,可是他完全找不到头绪。

  他不知道伊斯坦布尔的图书馆有多大,能从图书馆里找到有用的书籍就跟大海里捞针、在沙滩上找特定的沙粒一样。

  还有“影子反噬”,那是什么意思?

  尼克看着阳光下自己的影子,难道影子还能杀人?这听起来简直像是某种黑魔法。

  不只是尼克感到困惑,乔治安娜也觉得困惑,影子是光无法穿过固体的时候留下的,就连肥皂泡也会留下影子,接着她又想起了一位***学者写的书,也是关于视觉和影子的,阿不思一直在研究厄里斯魔镜,一个人站在a镜子里的倒影,折射到镜子b上,那么b镜上的人影和他有关系吗?

  是的,它们看起来形式是一样的,可是a镜子是三维变成了二维,光线在三维物体上形成的阴影效果在二维进行体现,就像做画一样,用不同的颜色,b镜子只是重复了这种颜色,第一道光线接触到某种物体,被反射的光怎么会和接触的光一样呢?

  为什么三维的物体会有“立体”这个概念呢?

  平面图形是没有阴影的,就像一张白纸,可是要是给它添加了一个影子,就不一样了。

  所以,影子反噬难道是这个意思,不再是光明之中的人控制黑暗,而是黑暗控制光明之中的人?

  毕竟在一片漆黑中是看不到影子的,可是黑暗中的人并不代表不存在。

  闭上你的眼睛,你的触觉、嗅觉、听觉都存在着,它们会为让你感觉生而为人的自己不一样的轮廓。

  “那个作者是谁来着?”她冥思苦想着,阿拉伯人的名字太难记了,她估计对方叫默罕默德,这个名字再常见不过了。

  至少能想起作者的名字,这样就算要在大海里捞针,也能让巴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为她找,在21世纪也许敲一下键盘就能找解决的事,可是在这个时代只能靠人力。

  怎么说呢,幸好拿破仑抢了教会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藏书,否则就算有人她也找不到,可是如果这些藏书里没有,那就只有去伊斯坦布尔图书馆去“找”了。

  “我的天,他说的‘有用的’难道指的是这个?”她不敢置信得喃喃低语着。

  “你在说什么?”卡罗兰·莱斯特兰奇问。

  “你什么时候进来的?”乔治安娜问。

  “就在你问那个作者是谁?”卡罗兰说“你在忙什么?大家都在等你呢!”

  她该问卡罗兰吗:“嘿,你觉得拿破仑会不会让法国人再抢一次伊斯坦布尔?”

  她摇了摇头,低头看着书“等我看完这本书。”

  “有什么书那么好看的?”卡罗兰问。

  乔治安娜神秘一笑,并没有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