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花之争(九十一)-第2/2页



  “我敢打赌不是皱巴巴的绸子,那种绸子没人要的。”乔治安娜回答。

  “茧绸呢?”

  “我怎么知道。”

  他不满得看着她,好像在责怪一个女人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除浙江省外,还有江南省、HUB省和四川省三个省份也生产丝绸,其丝绸制品极为美这四个省份基本处于同一纬度,气候很像处于同纬度的美国各州。这里气候湿润,土壤潮湿,长江及其数不清的支流滋润着这里的土地,当地人用河中挖出的淤泥给土壤施肥,用草木灰和动物尸骨来改良土壤。桑树非常适合间作套种,在一行行桑树之间空隙处种上印度黍米,或种植其他谷物及蔬菜。蚕农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防治桑树病虫害上,因为病虫害会给这些娇弱的植物带来灭顶之灾,为了保护好桑叶,蚕农甚至在树枝上涂抹一层精油。

  每个村镇每月要公开宣读康熙帝的《圣論十六条》,以提醒民众所承担的义务。在《十六条》当中,皇帝提倡“重农桑以足衣食”,把农耕和种桑养蚕提升到很高的地位。至于丝绸制品,皇帝似乎想将其垄断起来,以便为帝国创造更多利润,他一直在设法限制出口制品,帝国法律禁止外国商船装载超过100担生丝及80担丝绸成品。不过,面对难以抵制走私活动,这些法律条款形同虚设,而贪婪的走私者倒也弥补了帝国颁布禁令的愚举动,

  英国每年会从中国运出1500至16000担真丝,其中大部分是绞丝,欧洲制造商更喜欢用真丝来为贵夫人制作长筒袜。

  “我怎么没想到。”乔治安娜低声说“海禁是为了垄断?”

  “满族人是做毛皮生意开始的。”波拿巴将书又给了乔治安娜。

  “你才念了那么一点。”她抱怨着。

  “我不像你,我有工作,你呢?”他揶揄着“你不是来开会的吗?”

  她顿时说不出话了。

  “我出去了,你自己看吧。”他说完就把书放在了桌上,然后离开了房间。

  等他走了,她又拿起书继续看,在结束了杭州之行后,尼克他们去了上海,过了这里后他们就能沿着长江到镇江,再沿着京杭大运河前往南河总督衙门所在的清江浦了。

  上海旁边有个小岛叫崇明岛,它有个雅称“江舌”,几个世纪前它还是不毛之地,判了罪的官员都流放到这里,现在成了晒盐和种植棉花的地方了。

  种植棉花给崇明岛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况且棉花要比水稻好种,在收割好小麦后,在田里撒上棉花籽,然后把麦地翻一下即可,这时的上海可和21世纪的完全不一样。

  她将这两页快速翻了过去,故事就讲到尼克他们和举人、婉宁在镇江回合了。

  他们也是沿着水路来的,本来婉宁该留在JDZ老家,但她却不听,一定要跟着提督去清江浦,于是他们就一起走了。

  尼克则一直想着之前那个在亭子里遇到的老人,他说,人们以为盲人的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事实正好相反,盲人的眼中装着最大的黑暗,人们认为黑暗是一片死寂,这又是一个荒谬的误解,世间的一切不但没有在黑暗中消失,在光谱中只有黑不能归于一种颜色,它是个巨大的剧场,缺席了所有角色,却囊括了一切剧情。

  所以,将她的眼睛治好,让她重见光明是一件好事么?

  她会不会和大多数人一样,被光所制造的幻觉所迷惑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