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花之争(七十一)-第2/3页



  但是采矿工人们不愿意他那么做,领头人于是往万丈悬崖下纵身一跃。

  愤怒的矿工们抬着领头人的尸体到山下讨要说法,新的阿奇木伯克只要没有眼瞎就能看见,高朴塞了50个元宝给他,希望他能三缄其口。但是自清朝统一XJ后,朝廷派驻这里的军政官员就习于逸乐,欺压民众,乾隆三十三年爆发昌吉叛乱,三十年发生过维吾尔人叛乱,如果这三千矿工也发生叛乱,阿奇木伯克难辞其咎。

  于是他将此事报给新任的乌什办事大臣永贵,永贵又用八百里加急告诉了乾隆,乾隆立刻批复奏折,让永贵亲自去高朴所在的地方,拔了他的顶戴花翎,将案内人犯收押质审。

  亲自参加了平定准葛尔的阿桂知道此事重大,他奉命查抄了高朴在京家产,在其家仆的信中看到这些和田玉被送到了苏州、扬州、江宁等玉雕发达的城市,于是乾隆又派了江南河道总督萨载和江苏巡抚杨魁前去稽查。

  杨魁就是那个交了2万两议罪银的杨魁,高朴的事他没有参与,可是官场来往,谁知道会不会有赃物被当成礼物送到他的手里。

  此人办理过徐述夔有关的文字狱,见过抄家灭族的场面,可能是觉得怕了,所以办差的时候并不实心,最终降两级留任。

  后来王亶望事发,他曾经协助总督陈祖辉一起查抄其家产,陈祖辉调换赃物的事他有没有参与无人得知,反正他在福建当巡抚时得病,上书希望告老还乡,回京途中病死了,乾隆也就没有抄他的家。

  高朴案牵连甚广,乾隆大骂“此等孽种,不惟国法锁不容”,高朴不仅被判了斩刑,而且还没有押解回京执行,因为乾隆的命令是不许他的尸骸回内地。完了可能觉得还不解恨,让人将高朴碎尸万段,将其喂狗。

  狗在满洲女真人眼里算是“天龙”,内务府都是用肉喂的。

  永瑢被过继后无心政治,就像以前的质亲王允禧一样,因为允禧淡泊名利,钟情于诗画之中,所以雍正对这个弟弟特别好。

  永瑢分府出去的时候得了一座当铺,后来用度不敷,乾隆给了他另一个当铺“庆春当”,里面本利钱有两万四千多两,同时还给了内务府一千八佰间官房的租银。

  广储司案发后,这个案子也被传得沸沸扬扬,那个擅长诗画,喜欢天算的质郡王立刻将相干人等全部召集起来隔离审讯,并且得到了成文签字的口供,等查明了案情后,永瑢立刻上报皇帝,请求议罪,并且主动请罪,认为自己失察,而其他六库的相关官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请求皇帝给予严厉惩罚。

  案子的经过是这样的广储司除了盐政和关税等项是官方成色银锭,其他的如抄家入库的银子成色不齐,办理入库手续的人漫不经心,将低潮银当成足色银子入库了。因为时间久远,积累的低潮银就多了。内务府会给一些皇室宗亲发用度,而这些皇亲国戚们通常会要成色高的银两,以便在兑换时换取微利。

  成色好的出去了,低潮银留了下来,所占比例就多了,7万两低潮银占总库存的十分之一。

  奏报到了乾隆手里,只是批了“知道了,钦此”,然后罚了和珅与永瑢三个月俸禄,有品级的罚俸禄,凑足失察的低潮银总额十倍,没品级的挨80大板,就这样结束。

  质郡王号“九思主人”,比“三思而后行”还多了三倍。

  小郡王“想”世袭他父亲给他留下的职位,可是在他留在京城新婚期间,那个位置已经被土谢图汗车登多尔济给占了,四十八年因为车登多尔济私自给了乌拉黄缎照票被罢免,后来请拉旺多尔济任库伦大臣,蕴端多尔济为帮办,从此小郡王开始了两头跑的生活。

  没想到第二年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劫持了汉商,不仅拿了货还不放人,屡次下了檄文都没用,到了乾隆五十年恰克图集市就停了。

  好动的小郡王当然不能闲着,然后他把盟会搬到木兰围场,库伦和乌里雅苏台各率领好手习围。

  乾隆五十年的千叟宴也没有什么山珍海味、满汉全席,就是几千人一起吃火锅,羊肉是从蒙古运来的。

  乾隆很高兴,对内务府进行了褒奖,但没有谁去争这份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