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天火之谜(上)-第2/2页



  巫术和巫师在东方和西方接受的是完全不同的待遇,虽然在汉武帝时期也闹过巫蛊之祸,但巫师在东方普遍是被礼遇的,可是在1768年满清的境内却产生了一次近乎“猎巫运动”的恐慌。

  那时还属于康乾盛世,在爱新觉罗弘历执政的第33个年头,商业繁荣、人口增长,社会面貌生气勃勃又相当稳定。然而民间悄然流行起了一种“妖术”,在满足某些条件的情况下,一个人若掌握了另一个人的灵魂,便可以利用这个力量去控制别人为自己谋利。

  一些游走在社会边缘、漂泊不定的特殊阶层成了被怀疑的对象。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最害怕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孩子受到“叫魂术”的伤害,越是人口稠密的富裕地区对这些游荡者恐惧越为厉害。

  一开始是道士,后来发展到和尚、工匠;从一开始“化缘”得不到一口饭吃,到后来死刑伺候;从一开始的江南,逐渐扩展到北方,最后这些信息都汇总到了爱新觉罗弘历的手上。

  商鞅的驭民五策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方便统治者操控,却也有坏处,没有什么东西或者手段能消除因为无知引发的恐慌。

  这件事前往满清的英国使节团也听说了,他们回国后到处宣传,然后那些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停战宴会”上当成了谈资。

  其实在公元8世纪“开元盛世”期间,有个叫一行的和尚曾经也测算过地球子午线,这是个非常浩大的天文测量,分别到了唐帝国的南北两端,测量的内容是每个测点的北极高度、冬夏至日、春分秋分,太阳正南时的日影长度。

  在唐朝建国初期,李淳风曾经修改过历法,用来测算日食的日子,唐太宗李世民以此来让平民不再因为“天狗食日”这种异象感到恐慌。

  可是后来这个历法越来越不准了,唐玄宗李隆基这才让一行主持修改历法。

  李淳风是支持浑天说的,但浑天说是先秦时期的产物,有很多人并不相信,仍旧觉得是天圆地方。

  当时西方的文明已经传入西域,诸如敦煌之类的地方还有许多有古希腊风格的佛像。与此同时一同传进来的还有“等分”说,也就是说人类将黄道均分成360份,每一份为一度,也就是一天,在《新唐书》中被称为《九执历》,而中国的传统算法则是以周天365进行计算的。

  一行禅师计算大衍历的时候参考了《九执历》,却没有完全应用其主要内容。如果一行算得不准,那也就算了,问题是大衍历几乎预测了所有的日食,于是一场学术争辩在唐玄宗的面前展开了。

  唐玄宗是个艺术家,听说能打一手好羯鼓。但即便他听不懂,也不妨碍他解决问题,他让一个双方都信得过的人鉴定不就解决了。

  可惜那样的盛世却毁于战火,等安史之乱结束,他失去的何止是一个爱妃。

  红尘本是镜中客,一念繁华一念灰。

  有一个和尚,他倒是说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问题是世上像他这么六根清净的人有多少呢?

  “你在想什么?”

  她听到了有人这么问她,这时她感觉双腿回到了原地,她现在不在霍格沃茨,也不在长安,而是在滨海布洛涅,和一个最不可能的人一起跳了曲华尔兹。

  “就像是做梦,而且还是铺了金粉的梦。”她低声说。

  他没有立刻回答。

  “继续做梦吧。”他一边带着她跳舞一边说“夜晚本来就是做梦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