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giant slayer(四)-第2/3页



  那些为他发声的喉舌们指责教士们如同十字军般,制造迷信,挑唆被他们欺压的民众反抗自由和解放,穿着长袍的教士们根本不在乎烧炭工人们的死活,他们只是有点力气的平民,并不是职业军人,将这些人推向战场是罔顾人命。

  然而法国的新兵训练时间也只有7天,更何况巷战本身就是要对地形熟悉,“训练有素”的士兵还不一定是这些游击队员的对手。

  翻过了阿尔卑斯山的法国士兵一进入意大利就把“博爱”和“法令”给忘了,拿破仑要靠子弹和枪决才能让那些闯入教堂抢劫的士兵恢复点理智。

  当教会完全倒下,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的”破坏和烈火,如果你还想要一个纯洁的灵魂,就不要知道太多。索多玛被毁灭的那天,当硫磺和大火从天而降的时候,罗德的妻子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瞬间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后来有一天,信使传来消息“法国兵跑了,他们不会来了。”

  一开始没人相信,后来人们听说拿破仑好像在曼图亚死了,这才让那些惶惶不安的人们有了真实感。

  拿破仑在曼图亚确实几乎死了,他掉进了沼泽里动弹不得,而奥地利人当是距离他很近了。

  后来他侥幸逃生,但这个消息没有立刻传到罗马,教皇感到宽心,打消了离开罗马的念头。

  冷静下来后教皇也开始权衡了,督政府不希望和罗马进行任何谈判,他们认为该取消教皇的世俗权力,不让他过问任何世俗事务,教皇的世俗权力是和意大利的幸福部不相容的,并且这是千载难逢的说明教廷罪行的机会。

  拿破仑则对教廷很尊敬,并且不会图谋教皇的性命,这也使得拿破仑“活过来”之后,他能派出温和派的特使签订和约。

  教会当然也存在一些顽固派,比如失去自己的教区的费拉拉大主教,他号召费拉拉人民暴动,占领费拉拉的城寨,因为他听说拿破仑死了,曼图亚之围已经解了,并且梦想着法军逃到了阿尔卑斯山那边去。

  卡斯奇里恩会战后,红衣主教被带到了拿破仑的跟前,这个“老人家”对一切问询都用“peccavi”回答,而这个词的意思是“有罪”。

  女人就是这样,不听劝告,而且喜欢干一些不自量力的事。神判裁决有时是很匪夷所思,检验一个人是否清白靠把手放进沸水里,“女巫”应该对此深恶痛绝。但是往伤口上撒盐和撒糖都会疼的,即便安科纳有一些***居住,让新教徒和土耳其贸易是完全的两回事,其性质可以与渎圣联盟比拼,和那个制造假奇迹的神甫比,谁更亵渎宗教尊严。

  女人应该呆在家里,这也是意大利的风俗,如果史密斯先生不带着琳达到处跑,给了她太多自由,就不会遇到这些事。

  那个女人是个祸害,英国人该继续战斗,就像丘吉尔说的,战斗在海洋,战斗在海滩、战斗在田野和街头,也许平民渴望和平,但现在就享受和平太早了。

  波拿巴是征服者凯撒,不是跪倒在克里奥佩特拉脚下的安东尼,指望一个女人可以改变他是不切实际的。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那个讲课老师回头看着亚利桑德罗。

  就在亚利桑德罗走神的时候会议已经结束了,其他人陆续离开了,昏暗的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我有情报可以提供给你们。”亚利桑德罗说到“我认识一个英国人,他绝对不会向波拿巴妥协。”

  =============================================================

  亚利桑德罗来到了文森森林的城堡,乔治安娜曾经在这个城堡里住了一段时间。

  圣母怜子雕塑差点被洗劫也是因为她,也不知道她是从哪个角度看的,居然觉得抱着圣子尸体的玛利亚居然在微笑。

  一个正常母亲看到了孩子死了都会哭的,威尼斯那些模仿米开朗基罗雕塑的雕塑家并没有对这个细节刻画,只是有差不多的姿势,但她这么一解释后,人们就忽然用全新的视角去看那尊雕塑了。

  那尊雕塑确实是杰作,米开朗基罗给予了她灵魂,她不只是有个为世人牺牲的儿子,还有个勇敢的儿子,玛利亚因为骄傲而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