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巫魔会(三)-第2/3页



  后来据说是放她们走了,可是两个大活人却在重重卫兵守护下,在洛阳神宫里失踪了。

  根据记载,李治曾经把杨隋修的明堂给变成了骡马集市,到了唐明皇时期又改成了校弩场。

  在周礼之中有射礼,取的是“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的意思,也就是说射箭不求射中,唐玄宗在里把这条给改了,射箭哪有不射中的?这行谦和、庄重、礼让之礼的明堂也变成了校弩场,比谁射得准,谁输了谁喝酒。

  唐玄宗虽然因为安史之乱被逼得遁走巴蜀,可是他刚登基那会儿还是很多人追随看好他的。

  武则天虽然没有因为巫蛊之事,像汉武帝一样大兴诏狱,却鼓励平民告密。

  唐律里有“十恶不赦”,唐朝皇帝不像明朝的朱元璋那么恨贪污犯,不过有人谋反却也是重惩的。

  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代替王氏为皇后的时候,上官无忌可没少下绊子,他是相信那个“女主武王”的预言的。

  门阀氏家兴起于东汉,是相对于庶族而说的,当时官员的选拔被门阀所把持,庶族要么依附于门阀,要么就失业,到了三国时期,很多庶族投身将军的幕府成为幕僚,就算如徐庶一样进了曹营一计不献,也能混口饭吃不是?

  徐庶在三国里一直都是谋士形象,但他是因为杀人罪畏罪潜逃的,一位朋友因与当地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万般无奈之际,只好请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请求后,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只身闯入恶霸家中,一剑刺死了这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徐庶正要离去,不幸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因寡不敌众,失手被擒,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审讯,徐庶出于江湖道义,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又怕因此株连母亲,尽管受尽酷刑,也不肯说出自己的姓名身份。

  徐庶是个化名,官府计穷,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官府也无可奈何,后经徐庶的朋友上下打点,费尽周折,终于将其营救出狱。

  这要是换成哪位高门之后,即便是杀了人,也算是为民除害,官府怎么会为难高门子弟呢?写信表扬还差不多。果然不愧是名门望族,家风实在是好。

  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消亡,一是因为武则天杀了不少人,二是因为科举制度,以前那套靠介绍的进阶的方式用不了了,不过高门之间还是互相通婚,“五姓女”连皇帝所在的李家都不嫁。

  在中国淘汰了的门阀制度在西欧,乃至美国都有,美国的门阀主要分为东海岸的盎格鲁撒克逊王公贵族的后代,乘坐五月花号的后代,以及美国独立革命和美国开国元勋的后代。

  在美国的社会制度体系里,很隐秘的事情是商人家族必须与基督教的宗教的教会、或者宗教政治百年家族联姻,才能够真正提高社会地位。那些“钱袋子”嫁给法国贵族也是这个途径,英国人从不觉得美国有贵族,法国贵族就算没落了那也是贵族。

  美国的上流社会,其实是非常严格的封建等级社会,所以普通外来移民,数百年以来根本不可能进入美国上流社会,除非存在血缘关系的婚姻联合。

  至于那些移民,虽然后来通过努力读了名校,成了高薪的高管,他们还是为“贵族”提供服务的,就像以前那些为南方奴隶主们服务的律师、会计等等。只要奴隶制不再合法了,那么他们的工作也就没有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如此而已。

  那个让了一颗梨的孔融成全了自己的忠臣之名,让曹孟德成了大奸臣,也让他服侍的汉献帝成了个无为的皇帝,那么孔融干了些什么呢?

  当时天下大饥,曹操上表请禁酒,孔融反对禁酒,他哪想得到酒是粮食酿的,人都没粮食吃了,哪还有余粮酿酒。

  他是为了反对曹操而反对,挟天子而令诸侯后,曹操于是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