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棺材屋?-第3/5页



    当左宗棠走后,胡雪岩没有了靠山,曾国藩也不帮助提醒他,这个时候胡雪岩又在江南收蚕丝,形成垄断之势,想着第二年赚一笔。

    于是盛宣怀就命令手下控制这些蚕丝商,把货价压低卖给胡雪岩。

    本来胡雪岩想用七八百万两银子来收购,一看这价格有利可图,就花了2000万两白银来收购,胡雪岩还不知道自己钻进盛宣怀的套子里。

    等到第二年胡雪岩准备往外卖蚕丝的时候,盛宣怀就告诉那些在中国做生意的外国商人,不要收胡雪岩的蚕丝,他会用别的方式补给商人,不然就是跟政府为敌。

    结果这些外国商人没人收胡雪岩的蚕丝,胡雪岩赔了1000万白银。

    胡雪岩的现金出现问题,盛宣怀一看时机已到,来了次更狠的。让那些把钱存在胡雪岩埠康钱庄的官员朋友去要现金,结果出现了挤兑现象。

    加上胡雪岩在蚕丝赔了钱,一时间现金出现问题,老百姓纷纷上门要钱,这下胡雪岩的生意彻底倒闭了。

    有很多人认为盛宣怀对于近代中国的贡献,却是要远远超过胡雪岩的。因为盛宣怀开创了近代中国经商的十一个“第一”:

    创办参与中国第一家民用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拟就第一个民办企业章程《轮船招商局章程》;创办中国第一家电讯企业天津电报;创办中国第一家内河轮船航运公司山东内河小火轮航运公司;创办中国第一家近代银行中国交通银行;创办中国第一家商办钢铁联合企业汉治萍煤铁厂矿公司;督办修建中国第一条南北干线铁路芦汉铁路;创办中国第一所工科大学北西洋学堂和南洋公学;创办中国第一所正规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班;

    倡议成立中国红十字会;创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图书馆上海图书馆。

    但是这些都是他用“欺诈”的手段绊倒了胡雪岩后得来的,商人要讲“诚信”,他这种无信的行为虽然赢了一时,却坏了自己的名声,清朝末期,各地的铁路由官办合股改成商办,由地方民营来主管。但是盛宣怀出任邮传尚品时,就把铁路收归国有,结果触怒了地方利益。随后广东、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借机发动了革命,这件事情成了压垮清朝最后一根稻草。

    胡雪岩已经很富有了,他何必要搞垄断,让别人都活不下去,一家独赢,生意人要给大家一条活路,这样生意才做的下去。

    同样盛宣怀绊倒胡雪岩也不全是生意的纠纷,他的背后还有李鸿章,还有海塞之争,在胡雪岩倒后李鸿章成为了自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左宗棠认为应该自己造舰,李鸿章认为造不如仿,仿不如买。

    刚开始造一个东西,肯定是残次品,需要试制迭代改进才能变得更好,一下造出来完美的东西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工业和武器领域。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人才的重要性了。

    在自强运动期间,李鸿章还拨款给了茶业公司,这并不是目光狭隘、收受贿赂挪用公款,当时的茶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一旦茶业倒了,会有很多人失业,1890年印度成立立顿红茶公司,他的广告词是“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

    印度产的红茶口感和原产地武夷山红茶差别很大,印度在热带地区,产的红茶味道很重,中国人直接泡着喝恐怕受不了,它适合加奶和糖,这适合欧洲人的口味。

    要客户满意了,商品才卖的出去,但是文化价值却不能变,立顿红茶卖的都是碎茶,要用茶包冲泡,这种茶中国人根本就不会喝,谁喝这种茶渣子呢?

    正宗的红茶泡开后叶子都能看清楚,谁能保证立顿红茶不是用下脚料来坑害消费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