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画纸



  温钰是在两天后才带着行李去了城外别院。

  他先前与戚漳商量好了,准备一起外出游历,且不曾定下归处。

  结果忽然改变主意,要往潍州去,他们提前准备好的东西,自然就不是那么齐全,甚至还有些冗余。

  温桓见到温钰后,有些诧异。

  “小叔怎么有空过来?”

  他在书院多日,也不曾回京都,更是不知道温钰早已辞官的消息。

  温钰从马车里出来后,并不急着同温桓说话,而是吩咐一旁的小厮。

  “在别院也待不了几天了,后面车厢里的东西就不用往下拿,直接放在里面就行。”

  回过头,他再看向温桓,好似才发现面前有这么一个人似的。

  “我若是不来,又有谁能劝得了阿蘅呢?”

  在大多数的长辈眼中,无论是过去了多少年,孩子也都还是孩子,却不曾想时光荏苒,幼童终会长大。不管是他三哥三嫂,还是面前的侄儿,在他们眼中的阿蘅,和十年前那个刚学会说话的小孩是没有区别的。

  小孩子不知冷热,须得大人来照料。

  同样的,在他们眼中,小孩子也是不懂得委屈是为何物的。

  温桓轻咳两声,眼睛是紧紧的盯着温钰,嘴上却假做不在意的说:“阿蘅那天说得也很有道理,潍州山高路远的,虽然温家祖地在那儿,但不管是我还是阿蘅,都没有去过那儿。阿蘅要是真心不想去的话,那留在家中也无妨!”

  他试探性的问着话,心里对爹娘隐瞒的事实,也是十分好奇的。

  温钰抬起手,纸扇在温桓的头上敲了两下,“似你这般连事情都不清不楚的,哪里来的底气敢夸下海口,真以为你爹娘是无事无由的就要将阿蘅送走么!”

  纸扇是半开合着的,扇面的那一部分打在了他的头上,力道也不是很重,倒也不算疼。

  温桓还是做出一副被打疼了的模样。

  他又往温钰身边靠近了些:“小叔真下得去手,不过这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总不能让我白白受了这委屈,不如在去看阿蘅之前,小叔先跟我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呢!”温钰摇着手中的折扇,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却也没打算和温桓细说,转身便往别院中去了。

  温桓追在他的身后。

  “小叔真的不打算先跟我说一遍吗?因着这些事情,阿蘅最近一直都不大开心,上次我去看她时,她还在我面前哭了好久,小叔你就不担心待会儿说错话,又将阿蘅惹哭了么……”

  青石小径上,温桓是围在温钰的周围,一遍又一遍的碎碎念着。

  他是从温钰的寥寥数言中,就猜出阿蘅每年夏天离开京都外出避暑,必然是存在某种迫不得已的缘由的。

  然而猜出来,也并不代表他就真的将事情知道一清二楚。

  如果是别的事情,不清不楚也就算了,毕竟人生难得糊涂,不是么!

  可现在是与阿蘅有关的,而且还是一度被他忽视过的事情,自然是需要打听的清清楚楚才行。

  不过温桓的碎碎念,倒也没有掺水分。

  阿蘅近来的状况确实是不大好的。

  温钰忽然停下了脚步,跟在他身后的温桓一时没反应过来,多走了两步路后,又倒着往回走。

  “小叔是准备先和我说一遍了么?”

  温桓一时喜出望外,两只眼睛都在往外冒着光。

  他就算现在不追着温钰身后问,等到了小竹楼后,自然也是能知道前因后果的。

  可他还是想要能够更早一些时候知道。

  如此一来,也能提前推断一下阿蘅可能会有的反应,也好提前想出安慰人的话,总好过到时候又眼睁睁的看着小姑娘在一旁抹眼泪,他却像个锯嘴葫芦似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光顾着心疼去了。

  他是知道自己是在心疼的。

  阿蘅却不一定会这样想。

  毕竟他平时也是很能说会道的,又如何能让阿蘅相信,他只是太过关心阿蘅,才会一时说不出话来呢!

  温钰看着他喜形于色的模样,叹了口气,他先前说三哥三嫂总是将阿蘅当做小孩,什么事情都不愿意与阿蘅商量。现在看着温桓,他发现自己也和三哥三嫂似的,并不想和他多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