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黏人



  武将镇守边关,家眷留守京都。

  是从前朝留下来的规矩。

  只是到了今朝,这条规矩基本也废的差不多了。

  朝中武将外出征战之时,不会携带家眷。

  可若是在同一个地方,一待就是数年,家眷自然是会跟随他们身后的。

  樊家可以说是武将之中的典型。

  家中世代镇守边关,夫妻同上战场,子嗣留守京都。

  虽说如今是天下太平,但边关不比别处。

  刀枪剑影中,谁也不知道意外什么时候会发生。

  故而为家中留下一点血脉,也是极正常的事。

  原本樊家这一代注定留守京都,去不得别处的人就是樊泽语。

  然而现在樊泽语因为寻得金矿一事,得以前往边关。

  樊家自然是要更换留守京都的人。

  在这里还得先说明一下樊家如今的家庭成员有哪些。

  祖父辈的樊老将军尚且生龙活虎,其妻亦是女中英豪。

  父辈樊泽堂、樊泽良在边关比不上自家长辈,但也是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

  与谢淮宁、谢淮安同辈的樊家小孩,其实还是有很多的。

  大舅舅樊泽堂有二子一女,他最小的孩子也比谢淮安大上两岁。

  若是回京都的人是他的孩子,那倒也没那么多的事了。

  偏偏总有些事情是不能尽如人意的。

  被送回京都的是他们二舅樊泽良的独子,刚过了周岁的樊西茂,他还有个小名叫毛毛。

  谢淮宁是家中长子,他要思量的事情总要比谢淮安要多上一些。

  譬如新来的表弟。

  别的事情可以暂且不论,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小表弟的抓周宴。

  谢淮宁说:“毛毛的生辰是四月二十二,既没能在边关过,也没能在京都过,而是在回京都的路上过的。”

  赶路的时候匆匆忙忙。

  风雨兼程之下,谁还记得小孩子的生辰是在哪一日!

  毛毛又是才断奶的孩子,赶路的时候为了能给他找上一口吃的,就已经很费功夫了。

  又怎么会特地在他生辰那一日,为他额外准备东西呢!

  “周岁宴是不会再办了,但抓周宴肯定是准备起来的。”

  谢淮宁明明是跟温桓同岁,都是不曾议亲的少年郎,却莫名的代替了谢夫人的位置,操心起毛毛的各项事宜来,提前过上了当父亲的生活。

  说起毛毛,谢淮宁就忍不住将视线投给了一旁的谢淮安。

  人与人之间都是要讲究缘分的。

  小表弟年纪小,连话都还不会说。

  又是陡然从自家爹娘身边离开,到了京都这么个离他爹娘十万八千里远的地方,自个儿身边还连个熟悉的脸孔都没有。

  别以为孩子小就不知事,其实害怕的感觉他也是会有的。

  然而不知怎的,他与谢淮安就格外的投缘。

  明明在城门口初次相见的时候,毛毛还在谢淮安的怀里哭得稀里哗啦。

  谁知等回了谢府,他居然变得只认谢淮安一个人。

  遇到别的想要抱他的人,毛毛就是扯着嗓子的哭,除了谢淮安他谁也不肯要。

  吃饭的时候也是。

  同一碗出来的鸡蛋羹,毛毛就只肯吃谢淮安喂的那一勺,别的人都把勺子塞到他嘴边了,他连嘴都不肯张开。

  小脑袋摇来摇去,跟个拨浪鼓似的。

  今天一早他们离开的时候,毛毛还在睡梦之中。

  也不知道等他醒来后,发现谢淮安不在身边,会不会哭得很厉害。

  谢淮宁拽着手里的缰绳,想要毛毛大哭时的场景,不由得开口唤住谢淮安。

  “安安,我们是不是应该把毛毛一起带到书院来,不然他醒来看不见你,就一直哭,那可怎么办?”

  谢淮安没想到自己还能看见谢淮宁这么婆妈的一面。

  然而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意思。

  他也不怎么喜欢新来的那个小表弟。

  就算那个小孩只肯黏在他身边,他也是不喜欢的。

  他侧耳细听了会儿,忽然开口道:“我好像听见阿蘅在叫我,我过去看看她有什么事情?”

  少年策马转身,眨眼间就去了车厢边。

  留下原地的两位兄长是格外的茫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