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星光璀璨奥斯卡



  1986年3月24日傍晚,暮色中的洛杉矶音乐中心,在无数聚光灯的照耀下,显得绚烂非凡,就像往年一样,在这个属于奥斯卡的夜晚,全美乃至全球大部分传媒的目光,都紧紧关注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建筑。

  长长的奥斯卡红毯,从音乐厅的入口,一直延伸至会场设置的停车点,金灿灿的奥斯卡金像模型,被放置在红毯入口的两侧,提醒着每一位刚刚下车的颁奖礼参与者,这就是你梦想中的场面——全球电影人的最高舞台,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现场。

  在红毯的两边,是属于摄影记者们的战场。

  如果说那些文字记者们,还能凭借着大嗓门,或者各种标新立异的问题,对明星们进行远程攻击的话,那么身处最前线的摄影记者们,基本就是靠肉装贴身输出了。

  若不是有组委会聘请的大批保安和隔离物的阻拦,相信这些端着长枪短炮的记者,绝对会毫不犹豫地直接骑脸,将红毯上的明星们一顿暴拍。

  每年的奥斯卡红毯,也是这些来自各大媒体的摄影记者,展示自己过去一年健身成果的舞台。

  在每年激烈的位置争夺战中,有经过刻苦努力后选择在此刻展露锋芒,如彗星般突兀崛起的强者不知凡几;自然也不乏那些原本自命不凡,却因实力不济,只能黯然退出争夺的失意者。

  今年奥斯卡的红毯秀,现在才刚刚开始。

  这时候登场的,大多是在好莱坞还没什么牌面的新人,或者过气名人,出现在红毯的目的,也无非是想蹭蹭热度,提高一下曝光度。

  当然了,这毕竟是奥斯卡,哪怕仅仅是想蹭热度,能出现在这个地方,仍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所以,无论这些人背后付出了什么,既然成功出现在奥斯卡的现场,那必须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也因为红毯秀还未进入高潮,所以,像雷蒙德他们这些文字记者,还有闲心,远观着属于摄影记者们的贴身肉搏。

  来自《旧金山纪事报》的罗伯特也在,不过今晚的媒体阵容,跟上次《人鬼情未了》的首映不可同日而语,排名全美前十的报纸,几乎都派出了自己的王牌记者来到现场。再加上来自《时代周刊》、《综艺》等大牌杂志社的记者们,今晚的媒体区域也称得上群英荟萃。

  雷蒙德跟身边来自《纽约时报》的乔伊,和《芝加哥论坛报》的钱德勒等人站在一起,正闲聊着今晚的提名者们。

  带着明显亚平宁后裔特征的乔伊,也是纽约媒体圈中知名的花花公子,却意外的跟雷蒙德成为了多年老友,此刻正微笑着调侃雷蒙德,“雷,上次你在专栏中大力推荐的《人鬼情未了》,居然成了年度票房黑马,这次还获得了好几个提名,你们总编有给你涨薪水吗?”

  雷蒙德对于好友的调笑并不在意,那天他之所以会去参加首映礼,也只是机缘巧合而已。

  “好的电影跟导演或演员的资历和名气无关,我很高兴看到,那部电影再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

  他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红毯入口,“说真的,乔伊,我建议你关注一下那部戏的几位主演,包括那位来自东方的女导演,我相信你不会失望的。”

  在媒体区的另一边,罗伯特也跟来自《华尔街日报》的弗兰克等人聚在一起,发表着对今晚颁奖礼的看法,“毫无疑问,今晚的最大赢家会是《走出非洲》,仅有的悬念,就是几个表演奖的归属。”

  弗兰克的语气显得笃定而骄傲。

  作为一名来自全美三大报的记者,尽管华尔街日报更多关注的是财经新闻,但每年颁奖季的表现,也影响着电影产业链上各大公司的股价,这也是他今晚会出现在这的主要原因。

  当一旁的罗伯特提起那部香江人投资的电影时,一向以绅士自居的弗兰克,以自以为客观的语气回应道:“一部幸运的电影,嗯,赚取了不少女性观众的眼泪,或许是现代女性对于跟普通男性的交往不够刺激?所以期待来一场跟鬼魂的恋爱吧。”

  然而,周围几名记者都看得出来,弗兰克此时的表情,可并没有言语中的那么友善,至少他眼神中的那一丝轻蔑,并没有掩饰得很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