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传言



  “哎!听说了吗?圣人给东阳郡王和平西郡主赐婚了……”街头巷尾传来了议论声。

  这些议论声中最激烈的,当然来自茶楼。

  虽然大年初一,但是一到下午就有不少闲人在茶楼里听书看戏,平日里可不会这么多闲人在。

  “这么突然?”一个穿着富贵的人问道。

  “说是二人在宫宴上出了些事才赐婚的……”

  “出事?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私相授受呗,不然怎么会赐婚?”

  “真的假的?不是说平西郡主才九岁?”

  “不要命了?这种事也敢编排?”

  “啊!今晚的月色真美啊……”

  “……”

  这些议论的话也传进了各国使节的耳朵里。

  “不是说是推搡了……”一个两撇胡子的使节疑惑道。

  传话的护卫眼神示意他慎言。

  “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就是这样的。”护卫告诫道。

  “不过……大周不是礼仪之邦吗?”使节还是问道。

  护卫挤了挤眼,揶揄道:“那是东阳郡王,圣人当儿子养的,自小就在京城无法无天惯了,他可不注重这个。”

  使节咋舌,一句“还好没有提和亲的事”差点就说了出来。

  不过就算真的有什么又怎么样?如今大周可是第一大国,这次宫宴来了多少使节,一些国力弱小的使节甚至要坐在边角,结果呢?还不是一句抱怨的话都不敢说?

  “这样看来皇帝还是很看重顾淮这个遗孤的……”使者心中碎碎念道,“看来和亲是不易再提了,只能请求互市了……”

  那就不能只走沈渊的路子了,看来孙将军那边也要送一些礼,据说平西郡主和西北那位也有些牵连。本以为沈相公势大,如今看来西北那位也不能忽视啊……

  “这可真是无上的荣耀啊……”使者忍不住感叹道。

  荣耀?是恶心吧!

  身为当事人之一的李宥病恹恹躺在卧榻上,忍不住想骂娘。

  果然,棋子的所作所为只能激怒执棋人。纵然他表现的再明显,对顾瑜的厌恶再深,皇帝一句话,所有人还是要乖乖忘记真相接受圣谕。

  他要在京城被圈禁到死了……

  李宥的神情愈发阴翳。

  “郡王,起来喝药了。”一个小内侍端着药小声提醒道。

  李宥面无表情地看向他,然后看了看他托着的碗盅。

  或许该打翻盘子以示愤怒。

  但他不能。

  李宥端起碗盅,一饮而尽,然后将碗盅递给内侍,接过帕子擦了擦嘴角。

  内侍小心接过,宽大的衣袍的遮掩下,一个纸条被塞入李宥手中。

  李宥的神情有片刻僵硬,然后恢复正常,但是心跳依旧如擂鼓。

  “吾困了,要休息了,你们先下去吧,人多吾睡不好。”李宥吩咐道。

  宫婢太监们答声是,纷纷退下,李宥小心翼翼打开纸条,上边写着一个“忍”。

  字体俊秀,是张衡的笔迹。

  李宥将字条撕碎,一片一片嚼烂了吃掉,心却越来越沉。

  西北还没收到消息的时候,张津已经在海州听说了此事,这种皇恩浩荡的事自然是传得越广越好。

  “虽然说是五年后才成亲,但到底是圣人金口玉言,街坊里都在歌颂圣人此举。”一个老主事说道。

  这样吗?张津皱眉,可是她才九岁啊?过了年,也不过十岁。她又不是大周的人,也甘心被这样操控婚事吗?

  “三郎君问这个做什么?”老主事好奇问道,据说三郎君最近包了几百亩地要种花,怎么有闲情逸致打听这些事。

  “做生意的自然要耳聪目明些,我在街上听人说,想着能否讨巧走走路子。”张津笑笑。

  老主事会心一笑。二房这位三郎君明明不是大房嫡子,却最得老太爷的心,其中当然不乏他自己有些本事……去寿城查个账就能想到一个新的生意,虽然家里只说是种花没有说别的,但是老太爷很重视此事。

  是好运,也是这位三郎君细心。

  老主事报告完事情便退下了,张津则愁眉不展。

  “三郎君怎么了?”小厮忍不住问道。自家郎君似乎很关心这个平西郡主。

  张津叹了口气:“我只是觉得……她可能不愿意……”

  谁可能不愿意?小厮不解,平西郡主吗?嫁给皇亲国戚还有不愿意的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