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去京都



  升成小管事的人的工钱,由原来的每日二十文长到六十文,又从这些人里再几个人出来做大管事。

  这个决策虽然有人不满,可杨万贯是老大,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倒是作坊里的人,听了消息后纷纷激起了干劲儿。

  自这天起,杨家老宅门可若市,上门攀关系人的更是五花八门哪里的都有。

  王氏跟李氏这些天笑僵了脸,送走了各种八杆子打不着,却又沾亲带故的亲戚。

  须时,又一年轻男子自报家门,王氏对他多少有些印象,忙喊了声叔公,请他进了上房。

  此人是杨老爷子一个出了五服的堂叔,叫杨瑞安。他今年才不到双十,辈分却极高,此次前来,自然也是抱着极大的希望。

  杨瑞安是家中最小的,他上头有七个姐姐,母亲年过四十才有了他。

  他三姐在前几个月病死了,他娘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下就病倒了。家中积蓄本就不多,今年又旱,地里的收成减了大半,如今吃饭连妻子都不敢敞开了吃!

  地里种下的包谷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多少,到时候补苗又是一笔开支,母亲卧病在床大半年,吃了无数的汤药,早就让他不用管自己,不让他浪费银钱。

  一个月前妻子腹中有孕,母亲便不想再拖累他,苦不肯吃药。

  妻子前些天去邻居家串门子的时候,恰好听闻杨家的作坊里又开始招人,还要另外找两个有真本事的人做总管事。

  十里八村好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还厚颜上门呢,于是媳妇一回到家变央求着让他也走一趟。

  杨瑞安有骨气,可眼下母亲的性命,跟一家人的生活才是实际,他今天一早便穿戴整齐,预备着来试一试。

  因为有些紧张,他磨蹭了很久才来,大管事不奢求,退而求其次做小管事也行,他自问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可他是长辈,总不能提着礼上门,有求于人又不好空着手,只好带了媳妇做的几种拿手的小食前来。

  等他说明了来意,杨老爷子几乎没有考虑便应了,并让他做其中的一个大管事。

  杨瑞安家里老爷子知道,毕竟他是祭祖跟上祖坟的时候,唯一一个跪在最前排的人。他们也一起说过话!

  这个年纪轻轻的堂叔很踏实,比那些眼高手低的人强多了,再者,他的辈分高,用来压本家的那些小辈们正好,人实诚不蠢笨,很值得重用!

  又过了几天,空间的麦子又收了一茬,杨清清觉得小麦够多了,便开始种别的。

  她没注意到的是,空间外围的雾气,稍稍消散了一些。

  等作坊的东西零零碎碎的都准备妥当了,杨清清便去教他们做具体的步骤。

  杨清清还不知道杨瑞安,把他当成普通的管事,吩咐他先安排人剁辣椒,又命烧开水。放入花椒、桂皮、八角……晾凉。

  杨瑞安接着让人继续烧着!

  这边用调好味过滤出大料的水,浸泡霉豆一个半时辰。泡好后的霉豆沥干水,加入醪糟,白酒,盐,抓匀腌制。

  剁好的辣椒放入完全无油的盆里,加上盐均匀搅拌,盖上纱布晾四个时辰。

  这时候已经快下午了,第一波豆瓣泡制好后,到晚饭时间就可以混合到剁椒里去!

  到时候按分好的比例加入青花椒,花椒面,白胡椒粉,味精,蒜瓣,蒜末老姜末……

  最后倒上生菜籽油。

  将佐料搅拌均匀,再将拌好的豆瓣酱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坛子中,再次加入菜籽油,不固定多少,只要油能淹没辣椒酱就行。

  这就成了,到时候盖上细腻的纱布,在太阳下晒上七八天,每天打开纱布搅拌两次。十天后就可以放到阴凉的地方发酵,两个月后就可以食用了。

  把这些交代完毕,杨清清就要走。

  杨瑞安忙拦着她问:“小三妞,你是不不记得我?”

  这时候作坊的女工都已经上手了,各自做着分配好的事情。

  来的女人们都是平时手脚麻利爱干净的,此时均是穿着统一的罩衣,头发包的严严实实,杨清清看了暗自点头。

  听了杨瑞安的话,她想了想实在不记得此人。便摇摇头道:“我不认得你,不过,只要你好好干的话,杨家不会亏待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