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压水井



  杨清清察觉到,众人都不把她当个普通小孩子看待了,她心里头也高兴。

  到了正月里,杨清清跟着父亲去吃了次喜酒,是同村的一个比较远的亲戚家里,杨清清转身就给忘了!之后没几天下了一场雨夹雪,多少让地里的庄稼得到了一点缓解。

  刚进入二月,温度便已经开始升高,那些菌棒眼看着就要生蛆,杨清清让女工们摘下了最后的一茬,把菌棒都拉着丢到了南山。

  这可都没有裹塑料,不算污染环境。还是天然的肥料呢……

  等到了二月中旬,张氏从女工里挑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妇女,去收拾打扫新宅子。

  可宅子实在是大,打水太远,很是费功夫。杨清清想着以后长住呢,这么麻烦可不行,便又想起了压水井!

  这年代自然是没有这些的,用水都是从井里或者河里去挑。

  她回想着小时候奶奶家的井跟压水泵,在房间来来回回的画了又擦,擦了又画。

  几日后,杨清清拿着修改多次的各种工具,跟零件,有压水泵,水管水泵,井口填封……一打图纸交给了杨富贵,让他去请人来家里打井。

  杨富贵看着一张张图纸,颤抖着手说不出话,他一言不发,默默去了。

  这时候各种工具都还没那么先进,挖井不易。所以打井找地方是很慎重的。即使杨家如今不缺钱乐,可人都惜命,轻易是不肯下井的。

  村里总共才五口井,他们这一片人的人家常用的那口井边上,就是有两颗上了百年的老树,地势也低,当年找了好几次位置,最后才从那个位置挖出来水的。

  后来村长每家每户去收了钱,没钱的人家出力,才艰难的挖出来一口井。

  可千万别小看这口井,这时代用水难,别的村有疼闺女的人家,冲着这口井也愿意把闺女嫁过来,这就是西望沟越来越大的原因,人户超过其它村子许多。

  可真要做出来纸上这些工具,照着上面画的这样挖,肯定就容易多了,再造成纸上这种井口,也没有安全隐患。

  这个压水的跟井口,与村里的井口不一样,要小上一大半,还封了口,这样在井边上就没有危险了。

  他是个铁匠,对这些工具都很感兴趣,知道若真的能做出来三妞画出来的这些,那可就真不得了了!

  他跟几个兄弟们一起,等把图纸都反反复复的研究透彻了,这才把图纸给杨老爷子,让他把图纸收好。

  打铁的工具大部分都在柴房放着,兄弟几个重操旧业,边打边修改,几天后合力打了几套工具出来。

  等工具齐了,又到处去找材料,做所谓的水泵跟管子……

  又隔了几天,杨万贯去买了些青砖,请了先生来家里选吉位,等算好吉时放了鞭,兄弟几个亲自拿工具去带头开始挖井。

  杨郴枫去年已经中了秀才,如今外头人提起也是说杨秀才家,而不是老杨家了。老两口每每听了都笑的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也都更深了!

  这听说杨小秀才家里要打井,不少人跑来这围观,就连杨清清几个也都来凑这个热闹。

  只见这些他们先是挖了一个大的泥坑,泥坑约有三尺深的时候,就慢慢的开始出水了,看事儿先生放了两条事先准备好的鱼进去。

  过了有一刻钟,鱼在里头游的依旧欢快,他才点头示意众人继续挖。

  杨富贵几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一边把坑里的水盛出来,一边继续挖。

  渐渐的,把坑的范围缩小了些。直到后面水越出越多,泥水也越来越好挖,他们换替着吃了午饭继续干,不知不觉中就黄昏了。

  之后又参与了些人进来,杨富贵几个就没在跟着挖了,小心的提醒井里的人安全。

  下面的人身上都栓了麻绳,辛苦到了晚上,出来以后稍微清洗了一下,就在这吃了晚饭。

  这样连续挖了三天,挖的已经有六丈多深了,也就是二十米。快比村里的井了!

  老爷子叫停后,众人开始做收尾工作,共耗时五天,这口井到今天便算是完工了。

  杨家兄弟几个抬着打磨好的大石头,轻轻的放在井口上,又放上铁皮,铁皮用再铁丝固定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