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县城



  果汁酸酸甜甜的,一人喝了一碗,吃完又开始各忙各的。

  杨富贵惦记着老宅,他趁着天还没黑,亲自提了一桶果汁往老宅送去。

  几天后,十里八村的猪多数都拉到杨清清家卖了,别处的猪肉慢慢的就开始涨价了。这时候,作坊开始出售腊肉香肠了。

  杨家众人都吃过,对这个销售倒是很有信心,第一天他们便用牛车拉了一车推到镇上,想着大干一场。

  可他们想的太美好了,这个东西如今根本就没人吃过,又比新鲜的肉还贵。谁来吃?

  新鲜的肉如今卖十四文,这个卖二十文,哪怕杨老二跟杨老四喊的再卖力,可问价的却寥寥无几。

  折腾了一天下来,这才卖出去两个猪耳朵,一块腊肉,还有八节香肠。

  生意冷清的让两人站着都发抖,心里头也是犹如浇了一盆冷水,拔凉拔凉的。到了下午,他们又赶着原样的牛车,灰溜溜的回来!

  主要还是没想周到,到了第二天,杨清清让他们把香肠腊肉一样蒸了点,切的薄如蝉翼,准备了个小炉子,把切好的肉片放上去热着,预备到了镇上给众人品尝。

  杨老二跟老四这才重整旗鼓,又拉着跟昨天似得那么一车,赶去镇上。

  人来人往的一听这个可以免费品尝,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除了来占便宜的,只要尝过的,纷纷一节两节的开买。

  还好切的薄,就算是来占便宜也没有脸皮那么厚的,顶多尝个两三片就走,也不值什么!

  买的人越来越多,俩人反而有点忙不过来了。根本不用再吆喝!一个称肉一个收钱,两人又累又开心。

  因为老爷子早就跟他们透了底,道是这个作坊以后是属于杨家的,而不是三房的,他们给自己挣钱,自然是十分的尽力。

  整整一板车的熏肉,总共三百多斤,卖的干干净净。这会儿都还不到午饭时间呢!

  隔天两人把老五跟老七也带上,四个人卖的更快,看剩的不多了,由两个人守着车子继续卖,另两个人牵了牛回去重新拉肉。

  这天一上午就卖出去了五百多斤,一下子就是三头肥猪。四个人回去的路上看着那一大包钱,一个个乐不可支,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活猪收的时候是九文钱一斤,人工每个人一天二十文,一天能做成的香肠有四千斤。腊肉简单,抹好盐巴就好了。一天下来也能有两千斤……

  前后收了将近一千八百头肥猪,这个冬季算下来利润还是很可观的。比铁匠铺可强,一样样也比打铁轻松多了!

  到了腊月底腊肉香肠都做完了,作坊也停止了。

  手脚麻利的几个妇女走的的时候,一人提了送一块四五斤重的腊肉,跟五节微辣的香肠。自己能被肯定,她们都是心里美滋滋的,期待着来年还能来做工!

  地窖里还剩了几万斤没卖的,如今也不需要拉去卖了。名声早已经打了出去,他们又是独一家,那些没有鲜肉卖的屠夫也看到了商机,直接来杨家进货。

  既然是独一家,成本也不低,此时不涨价更待何时?

  零售的香肠二十五文一斤,腊肉二十二文。大批买的话,香肠二十三文,腊肉二十文。到了这两天,都还有来买着转卖的!

  杨清清自从作坊走上正轨就不在关注,把心思放在了新宅上面,一天跑去看几次。

  一会这不对,一会那不好的,搞得那些人好笑了几次之后就觉得,这个小姑娘好像还真挺有两把刷子的。

  杨清清一面跟着检查新盖的房子,一面又去找了几家木匠做家具,门窗还有游乐场的东西……零零总总的也好些呢。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腊月二十六!二十三那天下了一场大雪,河里结了冰,特意去砸了几车冰拉回来,把地窖的冰都给换了。

  到了二十七,杨富贵去镇上办年货,杨清清这才恍然,竟然都这时候了。

  杨清清跟他商量道:“爹,要不然我们今天去县城吧,让我娘跟大伯娘在家。咱们去找找看到底有没有琉璃。”

  玻璃按说应该有啊,虽然这时候的不会太好,但是总比纱窗纸窗好吧。纸窗每次大风大雨之后都要从新换,非常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