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真凶渐露-第2/3页



    “你早说啊”艳倩这才明白过来,怕丈夫会责怪,吓得脸色也白了。

    “姐夫,下辈子找老婆,不要见到漂亮的就行了,还要看温柔不温柔的”荷花话未说完,耳朵就给人扭住了

    “有你这样说姐夫的吗”

    “我说的是下辈子的事,关你什么事”荷花嘟囔着,“下辈子你还想做我姐夫的老婆你发梦吧”

    “好了好了,再胡闹下去,她就不见踪影了。”余连长忙制止着,“可惜小丫不在”

    “小丫不在,我也可以的啊”艳倩将功补过的样子,“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

    “要盯着她,还要让她不发现,你行吗”余连长担心地问。

    “我不行”艳倩一拉荷花的手,“但有这个猪猪一起,就行”然后对着荷花说“走吧,办好这事,我给你买糖吃”

    “我要5颗糖瓜”荷花听了有吃的,马上来精神了。

    “不要说5颗,就是10颗也行”艳倩大方地说着,就带着荷花跟踪了上去。

    街上行人多,那个青衫灰裤女子也没留意有没有人跟踪,只是像行人那样,正常地行走着。若不是发现了她衣服上的纽扣,艳倩两人根本就不会对这女子生疑。

    城里人还是比较穷,多数人一年四季都穿同样外衣的,不同的是,天冷里面穿着棉衣等或者多穿几件衣等,热天就只穿一件外衣,女子怕害羞的,里面就多穿上一件贴身内衣。

    青衫女子从西门路拐入饼街里。饼街原来是条小巷,传说这里有家“王老饼”先做米饼、烧饼,左邻右舍也跟着做,就形成了饼街了。这个传说不知真假,但街上确实是有家百年老字号“王老饼”饼家,做出来的米饼、烧饼,味道确实是一流的。

    青衣女子来到了一家屋子,就开门走了入去。

    艳倩见了,也不急过去看,就在“王老饼”里停下来,休闲装着买饼。

    “嫂子,我要这个”荷花随口说着。

    “这个好吃吗”艳倩见小姑娘不贵不要,可急了。

    “这种米饼太好吃了”老板娘见有生意了,满脸堆着笑容,“这种米饼是干米饼,做法可复杂了,要先把米饼做好通风,风干后,才用炭火慢慢烘干。这是细心活,米饼不能叠着放,要一个一人竖排着放,炭火不能太猛,也不能太弱。烘一会,还要把米饼一个一个地转动着,让米饼受热均匀。这种米饼,吃起来,爽脆香甜,又不伤牙,我说着自家也流口水啊”

    “嫂子,买一筒”荷花流着口水说。

    “你吃得完吗”艳倩见一个干饼要10元钱,她心痛呢。

    “你买得下,我会吃不下吗”荷花就是逼着要买,并嘟哝着“是我哥赚的钱,又不是你赚的钱”

    荷花把姐妹关系装成姑嫂关系,也装得十足的。

    艳倩怕穿帮了,也不敢多说,就掏钱买了一筒米饼。见那青衫女子没出来,知道她是住在那的了,就行了过去。

    她俩路过,瞥见是25号,也不多看一眼,就过去了。

    回到县政府,艳倩马上把情况告诉了丈夫。由于解放军在办理居民证时,把城里的每间房子都编了号,住户人家的情况,也登记在册。

    余连长和艳倩马上来到户籍处,把饼街25号的资料取出来。

    资料显示户主张威龙,51岁;妻子王霞西风乡山下村人,已亡;大儿子张大凡,32岁,大儿媳陈金珍31岁谷行街46号陈家祥女儿已分家,在隔壁26号居住;小儿子张小凡,26岁;小儿媳廖娟,23岁廖家庄人,父廖聚兄,母李菁龙窝县田美镇李屋人;大女儿张桂花29岁,嫁竹木街5号黄宾;小女儿张雪花,21岁,住娘家小女婿已亡;大儿子生的孙子女张志锋、张玉爱、张玉花,小儿子生的孙子张志雷。登记时间49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