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宴会-第2/3页



  “阿翁骗人,那陶家自己又不是没有厨子,怎么还要你上门备菜呢?”

  “嘿你这丫头,”

  白锦儿怀疑的语气很明显地打击了老人家的自尊心,白老头说话的音调瞬间提高了,说出的话里也是满满的不服气,

  “看不起你阿翁是怎么的?”

  “不是你阿翁我自夸,这锦官城内,莫说他陶家的那几个不入流的厨子,便是刺史陈公,家中的厨子也不一定有我的手艺。”

  “那陶金氏未出阁之前,金家便经常让我上府中备菜;如今我年岁虽然大了,手艺可没生疏,陶家经常请我去,是你这狗丫头不长见识。”

  白锦儿看向白老头的眼神有些异样了。

  仔细想起来,的确似乎从小,白老头就经常在佳节时日出去,还一去就是一天,直到快要闭坊了,他才急匆匆地赶回来。

  可是,看他这副样子,白锦儿实在很难把他和所谓的“名厨”联系起来。

  “那阿翁你去陶家的事做完了吗?”

  听到白锦儿的话,原本还愤愤不平的白老头瞬间愣了,他右手猛地锤了桌子一下,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东西,语气急促地说了一句:

  “糟了!”

  ……

  居正坊,陶家花园里。

  陶阳坐在湖中的木亭里,看着不远处枝头上雪白色的梨花,手倚在护栏上,左手拿着的一卷书,心不在焉地拍打着那木质的栏杆。

  这时候,一个带着墨蓝色头巾的下人走了过来,来到陶阳面前,低着头说道:

  “郎君,大娘子让你过去。”

  “叫我过去?”

  陶阳转回了视线,有些疑惑。

  下人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只是让出一条路,示意陶阳跟他走。陶阳轻轻叹了口气,手里拿着那卷书,站起了身。

  穿过曲幽的长廊,陶阳来到了他母亲举办宴会的地方。

  一时间,在场所有的人,目光都投射到了他的身上。

  端坐在主位上的陶金氏,那位美妇人,正是他的母亲,看见陶阳出现,她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

  “三郎,是否打搅你看书了?”

  “无事的母亲,”陶阳双手置于前胸交叉,朝着陶金氏行了一礼,“今日上午的书儿已经温毕了。”

  “这许久不见些日子,三郎不仅长高了,也越发是好学勤勉了。”

  陶阳刚刚说完话,就听见坐在陶金氏右下手第一位的夫人掩面轻笑说道。

  这妇人身量较其他夫人瘦些,发色也隐隐有些偏棕,挽着云朵髻,上面斜插着一支金镶玉蝴蝶纹样的步摇,而在发髻的凹处插着一朵小小的珍珠串成的花钗。

  陶阳见了她,微微转了转方向,朝着这妇人施了一礼,

  “姨母。”

  “哎,”

  妇人应了一声,眉梢眼角都带着满满的笑意。

  “可惜啊,招儿那丫头这几天身子又不舒服了,不然我将她带来,你们表姊弟二人好些年没见,想必也可以一起玩耍。”

  陶阳脸上带着礼貌恭敬的笑容,并没有答话。

  “招儿身子又不爽利了?”

  听见自己妹妹说的话,陶金氏皱起了眉头,担心地望着孟金氏,

  “前几日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又......”

  “唉,别提了,”孟金氏摆了摆手上的手绢,眉眼之间是无奈又心痛,

  “那几日好不容易薛医师开的方子让她好了许多,早晚也不咳了,我说让她乖乖在屋中休养吧,谁知道她竟然趁着下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又跑出去院子里玩了。若不是曹管事发现的早,她啊,估计还得溜到街上呢。”

  “结果好不容易好转了些的病,又复发了不是。”

  偌大的花园中,只有这姐妹俩说着家长里短,其他妇人都低着头,看着自己面前精致的吃食。

  “竟是这般......”

  “若是这样,那我得叫三郎上你们家中看看才是啊。”

  听到这句话,陶阳站得笔直的身躯明显一紧。

  “哈哈这倒是不必了,反正招儿那毛病年岁也久了,也就那样了,不好倒也不多打紧,也就是我和她阿爷惯着,日后给她寻个好人家,不至于亏待她就罢了。”

  “三郎这是,要科考么?”

  陶金氏点了点头,谈论到陶阳身上,她得语气明显就变得欢快和骄傲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