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精气神儿很重要-第2/4页



  就拿18人大名单中间的七个替补球员来说。替补门将绝对没有谁和他争位置。因为他本来就是主力门将的替补,其他六个人不会和他争位置。两个后场的球员。绝对有一个是中后卫。一个是边后卫。这两个后卫球员,彼此也没有位置上的冲突。因为他们也不存在任何的竞争。

  中场球员也是一样。往往会有一个进攻型的球员和一个防守型的球员。前锋也是一个道理。往往有一个边路球员和一个中锋。这是正常比赛终结的操作情况。

  但是在友谊赛的时候没有人员上的严格限制。往往替补席上坐着是一大堆人。就像走进百货市场买衣服一样。琳琅满目的时装任你挑选,你却无从下手。

  孔塞桑现在遇到的选人问题差不多就是这种状况。尽管场上的球员没有一锤定音打破僵局的办法。他也知道现在要派上攻击性的球员加强进攻。到底是派上一个组织形的球员,加强场上的控制。还是派上一个高大的前锋,高举着的高打强攻。还是派上一个防守型的后腰,先把后院儿的篱笆扎稳了,然后边路套上打传控。这一切都是主教练孔塞桑要考虑的问题。

  但是时间不等人。毕竟现在已经是下半场比赛都快进行十九分钟了。

  接下来的比赛算上伤停补时时间,最多也就30分钟。倘若是在接下来30分钟的时间里,波尔图的球门要是提前洞开的话。

  那么上到俱乐部的老板巴勃罗。下到每一个喜爱波尔图俱乐部的吃瓜群众,都会感觉比不好意思的。一支强队居然在自己的主场被弱队摩擦了,况且这还是一只自己比较熟悉的弱队,一只彼此知根知底的弱队,这到哪儿说理去?

  孔塞桑确实是幸福的烦恼。他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把谁拍上场效果最好。当然并不是他现在对场上的局势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换上新的球员。

  他只是想把局面控制得更好而已。这是因为这种种情况的纠结,让他一时半会儿没有换上球员。就在他纠结的这30分钟里。

  波尔图门前倒是风声鹤唳两次了。要不是马尔卡诺这个中后卫比较的合格,还有门将马尔凯辛比较的靠谱。或许波尔图俱乐部早就洞门打开了。

  看到场上的局势越来越不利于自家球员的发挥。孔塞桑才确实害怕自家的球门,提前被对方洞穿。

  孔塞桑在比较抓狂的情况下,用眼睛瞄了一下替补席上的球员。就像探照灯或者是雷达一样。他视线的半径都比他喵了一个圈。几乎替补席上所有的球员都进入他的眼帘。

  突然他的目光和董希宁,一下子四目相对了。董希宁在那一刹那间并没有胆怯。并没有害羞的低下头不敢看主教练孔塞桑。

  反而是从容不迫地盯着孔塞桑的眼睛看。仿佛董希宁的眼神中发出一股毛遂自荐的哀求。潜台词或许是这么说:

  孔塞桑先生。请你给我一个机会吧。让我试试吧。

  或许是主教练孔塞桑读懂了董希宁心中想的话语。

  或许是主教练孔塞桑想起来前两天,董希宁一个人梅开二度的壮举。或许是孔塞桑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好的办法,死马当作活马医。随便拍上一个球员,临时应付应付而已。

  或许他是想派上一个菜鸟球队。或许如果是球队接下来的比赛中丢球了的话,起码他也可以从容不迫的甩开责任,可以不留痕迹的让这个菜鸟球员当背锅侠。

  或许主教练孔塞桑,甚至可以面对媒体的时候大放厥词的说:

  很遗憾,很抱歉很震惊,我们没有赢下比赛。不过,整场比赛我们都是掌控比赛节奏的一方。可惜我们没有把这种优势转化成胜势。或许我们有千千万万种遗憾。可惜,我后来拍上来球员没有贯彻我的战术,要不然的话,我们的球队会表现的很好的。

  说不定孔塞桑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都可以不打草稿。这都是人性的本质以及社会的现实。

  这锅我不背。

  甩锅在各行各业都是存在的。

  孔塞桑看了看董希宁,然后和颜悦色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意思是让董希宁上去试试。

  也就是在席尔瓦被换下后的十分钟。董希宁也被主教练换上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