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士人难挖-第2/2页



  只不过,现在牛平与辛评的亲密度,还比不上他与袁绍之间的关系,所以面对辛评的提问,牛平自然是要多说袁绍的好话。

  看着身边的辛评,再想到小黑本上记录的袁绍死党,牛平的心中涌起了危机感。

  见识了颖川、汝南和南阳的这些士人,牛平不得不承认,袁绍这家伙的人才储备太好了。

  这些人有勇有谋,甚至还有精通律法,精于治民的人。

  袁绍能够将这么多俊杰吸引到自己的身边,其统御能力也是令人佩服。

  难怪袁绍将来凭借一个渤海太守的官职,就能够迅速崛起,成为北方的乱世霸主。

  他身边这些人,就是一个现成的执政班子啊!

  与人才济济的关东相比,凉州的士人整体上还是差了许多。

  凉州出产争战沙场的武将,但是缺乏治国理政,安民的大量人才。

  要争雄天下,一条腿可是走不远的。

  只可惜,以牛平如今的声望和实力,在这颖川、汝南和南阳三郡还没有什么吸引力。

  牛平此时挥舞锄头,也很难挖动袁绍的墙角呀!

  众人一边说话,一边骑马绕过袁氏庄园,准备前往下一站。

  从颖川郡出发来汝南郡之时,牛平就向辛评提出过,到了汝南,要去汝南郡的郡治平舆城,见识关东鼎鼎有名的月旦评。

  所谓月旦评,就是汝南平舆许氏名士许劭和许靖二人搞的人物品评会。因为是在每个月的初一举行,所以被称为“月旦评”。

  许氏兄弟搞的这个“月旦评”,其实也是适应大汉“察举制”的一种士人之间的商业吹捧。

  被许氏兄弟赞许点评的士人,能够名声大噪,身价倍增,对于将来的仕途大大有益。

  那么,许劭和许靖二人凭什么靠他们的嘴就能够影响其他士人的风评呢?

  很简单,因为汝南除了汝阳袁氏是天下名门,平舆许氏也是天下有数的望族。

  平舆许氏家族中,许劭和许靖二人的叔祖父许敬,叔父许训,都担任过朝廷的三公。

  并且,许训之子许相也在朝中任职,将来极有可能登上三公之位。

  所以,平舆许氏已是两世三公,正在朝着三世三公的方向努力。

  这样的家族背景,极大的提高了许劭和许靖的话语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