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适得其反-第2/3页



  各军都出动之后,吕布带着剩下的亲卫军留守大营,有斥候随时联络,吕布对于自己留守营地,并没有反对。

  许褚领了军令,便带着五百亲卫军,向着下曲阳城赶去。

  来到城门前,许褚便让士兵把吕布写好的挑战书绑在箭上,然后射在门楼上之。许褚在这时,大声喊道:“张梁,君子言而有信,因此我家主公才决定先礼后兵,让我来下战书。我家主公还让我带话,官贼不两立,在战书到达之日,还望能出城一战,若是连战斗的勇气都没有了,那么,还是早降为好。”

  许褚看着黄巾军中有士兵把信拿走以后,便不再说话,他静静地等待着张梁的回信。这是吕布要求他这么做的,吕布这样做,就是要给张梁施加压力,张梁若是因此心神不宁,那么,张梁就会容易做出不理智的决定。

  吕布有点想逼迫张梁在战场上逃跑,那样,对吕布来说,就有了独自立功的机会。有皇甫嵩等人在旁边,吕布或许不会这样做,但是只有吕布一人的话,那立下的功劳就不会存在争议了。

  没有争议的功劳,吕布并不怕别人来抢,即便镇压黄巾军以后,最大的功劳给了何进,第二大的功劳给了皇甫嵩,第三大的功劳给了朱儁…

  但是,只要吕布单独斩杀张梁成为事实,那么,全天下的人,会记得吕布立下的功劳,不得利益,能增大名声也不错。

  为此,吕布在挑战书的第一句话就写到,普天之下,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吕布相信,张梁即便是再心中慌乱,若是能够读到这句话,那么他一定会意识到,天下想杀他的人很多,若是私自逃跑,只会让他死相更加难看。

  这样,张梁或许会选择带着部分兵马逃山区。之前,张角牛去常山之事,张梁现在不会不记得,这是张角亲自安排的,他现在还不会忘记的。张梁来到下曲阳,就证明这是真的。

  这样一来,张梁一定惦记着,冀州与并州的交接之处的山区,那里很适合他退守,那样,张梁要是有机会,就不会放过的。

  不过,吕布的这些想法,只告诉许褚一人,吕布打算让许褚试探一下张梁看看,如果可行,就让各军将领给张梁制造逃跑机会。

  许褚在送完战书之后,还留下不走,就是想让张梁误认为,吕布的手下已经被张梁昨天的话给激怒了,他们想杀敌泄愤,因此,许褚还留着不走。

  这还是一次试探,吕布清楚,现在的动作,已经与之前追赶张梁时的想法矛盾了,因此,吕布要确认张梁是否看出了这处破绽。

  这些,吕布在许褚出发的时候就告知许褚了,因此,当张梁拿着挑战书,出现在城墙上的时候,许褚便知道张梁还没有看出漏洞,张梁之所以出来,是战书起作用了,他被战书点醒了。

  张梁站在城墙之上,他直视着前来送信的官兵,此刻,他不再向之前一样了,他开始重视起敌人,他意识到,他从长社败北之后,就一蹶不振。

  张梁说道:“吕布让我出战,我就是不出战,吕布怀疑我会离开下曲阳,那我就不再离开。”

  “你去告诉吕布,张梁与下曲阳共存亡。”

  许褚听了,心跳加速,张梁上城的举动,和吕布料想的一样,不过,此时的反应却和吕布料想的不一样,这该如何演下去。

  许褚有点慌乱,张梁的反差太大了,看来,吕布已经低估了张梁的反应。

  这时,许褚想到吕布在他出来时给他的信,于是,他从胸中拿去信帛,看了起来。

  仲康,如果你看信,就说明张梁的变化,已经超出了我现在理解的范围。你不必再理会张梁,立马离开吧!就当送完挑战书,返回大营吧!

  当许褚回到营地后,便立马面见吕布,他告诉吕布张梁收到战书后的反应。

  吕布听后,皱着眉头没有说话,他已经开始沉思起来。

  此时,吕布心情糟糕,就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他有明白,张梁的情绪波动,真是不可琢磨,看来临时起意的计划要泡汤了。

  吕布见许褚还在等着,便不得不说道:“许褚,现在张梁对我们已经构成了威胁,你去让大家一定要多留意张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