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宣德炉,风磨铜-第2/2页



    余耀小心翼翼打开了锦盒。

    天鸡耳簋式炉。

    簋是一种食器,一般是圆口双耳,造型经典,是华夏标志性的青铜器。簋式炉,自然是参照簋的造型做的香炉。

    这件天鸡耳簋式炉,炉体小巧,口径不足十厘米,胎壁厚度一般,但是炉底却十分厚重。

    两只炉耳,是凸起的天**首耳钮。同时,外撇的炉口口沿下方,还有祥云纹饰。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能吞火,象形铸炉倒也合适。同时呢,天鸡也可寓意鸾凤,天鸡耳的香炉,在皇后和妃嫔的宫殿中多有出现。

    这件天鸡耳簋式炉的铜色,是一种黑黄色,炉外通体一色,润泽厚重。

    “这,就是藏经色了”余耀轻抚香炉,手感细腻绵实。

    “图谱是墨笔勾勒,没有颜色,不过有注释,确实是标注藏经色。但藏经色也有各种细微变化,这只是我构想的一种。”

    在史料记载中,宣德炉的颜色多达四十多种,比如经典的藏经色,茄皮色,棠梨色,猪肝色,琥珀色,蟹壳青等等。

    余耀点点头,翻看炉底。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刻款,是铸成之后以刀刻出。字体隽永,颇具魏碑之神采。

    “这宣德炉,连故宫里的,都有人怀疑并非宣德三年真品。秘藏之中,却有一件宣德炉”余耀心道,之前火字口的三件瓷器,已经是价值连城金字口也是不遑多让啊

    “我没见过实物,不过从形制图谱和注释上来看,我信是真品”滕昆吾斩钉截铁,而后却又叹息,“可惜啊,没有风磨铜的秘方”

    余耀一边继续欣赏,一边问道,“老爷子,这风磨铜,世人传得神乎其神,这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名字的由来,如今也是个谜团。不过,这里面应该有两种意思。”

    滕昆吾解释道,“第一,从炼铜上来说,用了大风箱,风力大风力足,火力也就充分持久。第二,体现的是这铜质见风之后的皮色,也就是氧化和使用后的皮色。”

    “噢,怪不得说宣德炉最妙在色。也就是说,这种特殊的铜质,在不同环境,有不同的接触,历经不同的岁月长短,才会有不同的色泽体现”

    “可以这么理解。不过,也不光是外因。据说当时炼制风磨铜,加入了黄金、白银等十几种贵金属,这么一大批铜材,这么多添加金属,在冶炼的时候,不可能完全均匀一致,再结合不同的环境和时间变化,必然会形成不同的色泽体现。”

    滕昆吾伸手一指香炉,“比如这件,我加的黄金比例最大,有百分之五左右,比其他金属的总量之和还多。成炉刻字之后,还得做旧皮壳,这个过程产生的颜色变化,主要是黄金造成的。”

    “老爷子,要是让你得到风磨铜秘方,出手定能和真品无异”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