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狂暴的甜甜圈(下)



  ‘范艾伦辐射带’,是存在于地球周围的‘带电粒子捕获区’——

  吹向地球的太阳风中的部分高能带电粒子,会被地磁场捕获,并被约束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之内,这个区域,就是‘范艾伦辐射带’。

  ‘范艾伦辐射带’虽然被称为‘带’,但它并不是扁平的片状,而是有着很明显的三维立体结构,很像是一个‘甜甜圈’,而地球就位于这个甜甜圈的中心。

  由此可见,这个‘甜甜圈’的规模是相当巨大的,说得具体一些,它的【纬度范围在南北纬40度到50度之间,高度范围在1500公里(内层)到20000公里(外层)】,也就是说,在地球的中低纬度抬头望去,‘范艾伦辐射带’就在1500公里之外、20000公里之内的高空中。

  因为‘范艾伦辐射带’内的高能带电粒子对中高轨道的航天器有一定的危害,所以,航天部门对它的监测与研究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平时,这个‘甜甜圈’相对比较稳定,只有在太阳活动剧烈的时候,它才会发生膨胀,也就是内层降到1000公里以下、外层升到20000公里以上,而膨胀的根本原因,是太阳活动使地磁场出现了扰动。

  可是,今天的太阳就像是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所以,问题不可能出在太阳身上。

  既然不是外部原因,那么,地磁的扰动就只能是地球内部的活动导致的,而且,能够让‘范艾伦辐射带’发生膨胀,可见地磁场已经出现了相当剧烈的扰动,也就是说,地球内部的活动水平也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

  这意味着什么?

  Quasar公布了‘范艾伦辐射带膨胀’的消息之后,挂在视频会议频道里的人都沉默了,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除了中高轨道上的航天器,像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军的空间站基地、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通讯卫星这些原本在辐射带之外的,也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地球内部的剧烈活动最终肯定也会反映到地壳上,到时候,剧烈的地壳活动将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

  既如此,那除了建议联合政府疏散地震带附近的民众,还有没有什么措施是有必要提前准备的?沉默中,所有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然而,还没等他们来得及发表自己的看法,公共大屏幕上又接连弹出了两张图文——

  【2041年9月1日21时13分11秒(UTC),萨摩亚群岛(南纬16.31度,东经165.62度)发生8.6级地震,震源深度180千米。】

  【2041年9月1日21时13分14秒(UTC),马绍尔群岛(北纬6.31度,东经173.22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50千米。】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发出预警,请附近沿海地区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这几条突然弹出的、令人惊惧的消息,让大家的心立刻都提到了嗓子眼——

  8.6级?7.9级?开什么玩笑?大地震连发?地壳剧烈活动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了吗?

  “不会吧……”有人开麦表示不相信。

  “应该是联合政府的危机公关部门的手笔吧,”有人开麦猜测道,“他们很效率啊!这么快就安排上了!!”

  此言一出,不少人也都恍然了,因为他们想到了刚刚Quasar提出的那个建议——既然曲线图预示着在第13个波峰形成的过程中、地震极有可能再度频发,那就需要让生活在地震带周边与海岸线附近的民众提前做好应对地震与海啸的准备,为了让这样的预警显得自然一些,可以先谎报一些地震。

  原来是这样……不少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仅仅过了不到十秒钟,无情的现实就狠狠地给了他们一巴掌——

  公共大屏幕像是中了木马一样、开始连续不断地弹出了这样格式的消息:

  【2041年9月1日21时13分45秒(UTC),俾斯麦海(南纬3.51度,东经149.15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

  【2041年9月1日21时13分47秒(UTC),印度洋海域(南纬30.51度,东经68.41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

  【2041年9月1日21时13分51秒(UTC),根室海峡(北纬44.72度,东经145.6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