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深空之眼



  方涵的分析脉络清晰,古远天说要捋捋,只不过是一时无法接受方涵说出的结果。

  自己应该早就察觉到这种违和感啊,难道是因为年纪大了,变得迟钝了么?古远天疑惑地想着。

  不对!古远天立刻就否定了,这不是年龄的问题,自己的迟钝,应该还有其他原因。

  是什么呢……

  古远天扫视了一圈,除了方涵,其他人都是一脸后知后觉的模样。

  “暂时能够确定的,貌似只有这两点了。”方涵说。

  古远天点点头,脸上却还挂着疑惑的样子。

  “我能比你们提前觉察到这个违和感,大概是因为我是搞生物医学的吧。”方涵耸耸肩,然后扭头看向了大屏幕上的轨道数据,“第一批金星石虫58天后就会到达地球了,总之,先做好监听吧,如果参宿四舰队再有信号发过来,我们也能知道这些虫子的下一步动作。”

  闻言,所有人把视线都转到了大屏幕上。

  “我们不应该太依靠这些数据。”古远天说,“所有的金星轨道探测器都失联了,这是传送回来的最后一份数据。现在这些虫子是什么速度、有没有改变航向,我们完全不知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跟丢这些虫子了?”方涵问。

  古远天点头,“现在只能从地球上追踪它们的踪迹了,不过,这有些难度。”

  “什么叫有点难度?”方涵皱眉道,“用哈勃啊!几十上百亿光年外的星系都能看到,一两亿公里外应该不在话下吧?”

  “这不是望远镜的问题。”古远天面露无奈。

  “金星在最近这一段时间里,都会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叶扬接过话,“看金星都很困难,就别说这些尺寸只有百来米的虫子了。”

  方涵扶了扶眼镜,眼神中的焦虑又多了一层。

  “这就麻烦了。”王久峰沉声道,“失去敌人的踪迹,这对我们不利。”

  “但也不是完全追踪不到。”苏乐说,“古老师只是说有点难度。”

  “哦?”王久峰双目放光,“还有什么办法?”

  “雷达。”苏乐说。

  古远天点头,“虽然太阳辐射也有影响,但总比被动去看要强。”

  方涵面露恍然,“你的意思是……像刚才我提到的海豚那样,发射雷达波,然后从回波中搜集信息?”

  “呃……”王久峰诧异道,“雷达我也懂,我们的潜艇飞机上都有这玩意儿,你该不会想用雷达去探吧?这距离会不会有点远,2亿公里呢,据我所知,最强的军用雷达,探测范围不过才4000公里!”

  “不要小看天文观测的手段。”古远天露出了一个自豪的笑容,“我们的望远镜,除了可以被动地去看、去听,还能主动去摸。就……”

  “不好意思打扰一下……”

  有人跑过来打断了古远天的话。

  “准备好了?”古远天问。

  徐媛点头,“视频会议已经准备就绪了,跟其他分部已经联系妥当,随时可以开始。”

  “那我们走吧,”古远天说,“值班的人留在这里用电脑看吧,其他人都去老地方。对了,那些非极密部门的成员,集合完毕了没有?”

  “差不多了,现在都在报告大厅。”徐媛回答。

  “去给他们送个话,让他们等等。我们视频会议结束之后,就去找他们。在这之前,他们可以眯瞪眯瞪。”古远天说。

  “好!”

  ……

  ESA各分部的极密部门,从来没有在这个时间点开过视频会议,而且与会的还是极密部门的全员、而不仅仅只有ESA高层,除此之外,还有太空军的首脑。

  这次会议,在与会的九成人员面前,都有一杯咖啡,甚至还有吃食,对生活在东八区附近的人来说,这也是宵夜。这样的场景,像极了是在咖啡厅举办聚会,但所有人脸上都挂着‘严肃’二字。场景与气氛不搭调产生的违和感,让主持会议的轮值主席连开场白都说得结结巴巴。

  但,没有人在意。

  进入正题后,首先进行的是关于金星石虫与参宿四舰队之间的关系的讨论。

  NASA的一个小组提出了跟方涵一样的见解,即海豚的图片交流模式。方涵在听完他们的发言后,也记起了多年前研究海豚语言的那个生物研究所的名字——SpeakDolphi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