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欧阳少爷(中)



  五两银子,到底能买多少东西呢?

  据世情小说鼻祖,古典精品名著《金*梅》记载——原文如下:“到了次日初二日,西门庆称出四两银子,叫家人来兴儿买了一口猪、一口羊、五六坛金华酒和香烛纸札、鸡鸭案酒之物。”

  才四两银子,就买这么多东西。

  西门庆买金瓶儿前夫家豪宅,不过二三百两,可见一两银子的购买力,相当不弱。

  《金*梅》乃是明朝人写宋朝事。

  其实就是写明朝,可如果不借助宋朝背景,作者脑袋就要搬家了。

  也不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怎么想的,他规定,明朝县令每月供奉才二两银子(粮绢折合)。可要知道,明朝衙役的工资并非国家提供,而是县令提供。

  区区二两银子,如何运转?

  不必担心,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虽然知县不如知府官儿大,但却不缺少来钱道儿。农民送来税粮,一脚踢过去,掉下来的都是血汗钱。苛捐杂税巧立名目的事儿多了,别说张县令,就是林捕头每个月也不少于三两银子。当官儿的,谁赚工资钱?海瑞呀?

  一两银子能兑换1000文钱,时而浮动在700到1400之间,也被称作一吊钱或一贯钱,带在身上,叮当响,累赘而麻烦。买东西时,解开缗绳。两文钱便能买一张韭菜鸡蛋馅儿的馅饼,五文钱能买好大一串山楂膏。

  那么,五两银子,便是五千文。

  张大嘴、李大嘴合作,一共上了四道主菜,又配上两份儿主食、两份儿凉菜。

  一盘烤小猪,一只烤全羊,两盘咸水鸭,五盘烧花鸡,几坛花雕酒搬到五鬼身边,任凭他们喝,不计数。

  这时,又走进来一个人,身材高大,衣着朴素而破旧,一看就不是有钱人。

  灰布袍子,灰布斗篷,灰布长靴,灰铁面罩,只能看到一双眼睛。好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目光锐利。

  手里一把剑,锈迹斑斑,剑刃翻卷,此剑无锋,约二尺,剑柄就是一块破杨木。

  唐小米一看,那哪里还算是一把剑,给她用来劈柴都嫌迟钝。

  “您打尖儿还是住店?”唐小米笑嘻嘻地迎上来。

  “两碟小菜,一张半斤饼。”那人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一听便知内功不凡,却不张扬。

  “好哩!”

  唐小米从不嫌弃穷人,但凡客人,一律笑脸相迎。

  见状,赤发鬼老大赞道:“小姑娘,莫非丐帮弟子不成?”此时丐帮酒泉暗舵已经明了,成了明面儿的分舵。

  “是哒。”

  “好!我周辟邪最喜欢丐帮风气,眼里没有高低贵贱,好,很好!”鬼大名叫周辟邪,想了想又道:“早些年,周某曾与司徒大侠和张五侠共同抗敌,在大同府击杀飞天大枭林常债,一别十年,不知二位近来可好?”

  “哦,你是说大师兄和五师兄,他们都好着呢。”说完,唐小米后悔了,暴露了是不是?

  “哦?”五鬼脸色一绿,面面相觑,周辟邪沉声问道:“小姑娘,休要玩笑,刚才,你管他们叫什么?”

  “呃…”唐小米眨巴眨巴眼睛,一挥手地说:“哎呀,你们不要问啦,烦死啦!”

  “哈哈哈哈哈!”五鬼见唐小米没甚心眼儿,反倒可爱,于是开怀大笑,也不再问了。

  这时门口又走进来两个人,衣服款式完全相同,颜色却是一黑一白,大晴天,穿着一套雨装,竹斗笠,地棉草的蓑衣。帽檐儿压得很低,看不清二人的脸,颇显神秘。

  “两位客官,打尖儿还是住店?”

  黑衣人慢慢抬起头来,帽檐儿后面漏出一张惨白的脸,紧贴着帽檐儿,一双眼睛阴鸷非凡,仿佛一对儿蛇眼。

  “我们只吃活物。”黑衣人冷冷道。

  “哦…,怎么吃,生吃吗?”唐小米想起了冯三娘,至今觉得后怕。

  闻言,黑衣人和白衣人同时抬起头来,看着唐小米,黑衣人眯了眯眼睛道:“莫非姑娘认出我们来了?”

  唐小米嘴唇动了动,一时竟然不知说些什么好。

  这时白衣人摆了摆手说:“看来我们黑白双蛇的名号,已经响彻全国,没想到在这遥远的河西之地,竟然还是能被人认出来,哎!”感叹一声,悲哀地道:“我早就说过,人怕出名,出名实在是太痛苦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