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新城股东会



  “2015年、2016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70%,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股东的声音在新城集团百人会场中铿锵响起。

  也不知是发声者本来的声音,还是话筒的音量没调好,蒋一帆觉得这句话非常刺耳。

  即便购置了三云特钢的先进生产线,新城集团2016年的净利润仍由2015年的11亿元降至1.75亿元,这个幅度几乎可以被称为钢铁巨头的“滑铁卢”。

  或许正如柴胡说的那样,虽说是转型,但对于大型钢铁集团,目前还不能指望靠少数高端产品来续命。

  “国家要去产能,现在整个大行情都不乐观,我们已经尽全力了,至少还盈利,武大钢铁净利润直接从8亿变成-20亿,这是系统性危机,不可避免。”新城集团的董事会秘书开了口。

  众股东闻言唏嘘不已,纷纷表示这个理由已经听腻了。

  “你们管理层,应当有所建树,应当认真思考,怎么让集团逆风翻盘。”

  “只剩1.75亿了,照这个速度,明年肯定是净亏损!”

  “再想不出办法,可能集团股票会面临大面积减持。”

  “呵呵,现在股价还可能更低么?减持都没人来接。”

  董事长蒋首义坐在主席台正中央一言不发,他的内心风起云涌。

  台下一副副利益至上的嘴脸,在当初集团收购三云特钢生产线时,这帮人即便看到了蒋一帆做的补偿方案,但谁都不愿退,都指望坐享优质资产注入的利好,现在看不到明显收益就一窝蜂地全都想走,不愧是“最佳投资人”。

  “各位稍安勿躁。”新城集团的董事会秘书继续开口道,“刚才我们也总结了集团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还是钢材市价一直在跌的缘故,这是市场行情,是大势。”

  “别再说大势了!”一位蒋一帆见都没见过的小股东极不耐烦地开了口,“大势谁都懂,无非就是相同产品太多了,你做我做谁都做,明明都卖不出去了还一直在做。”

  另一位股东立即接话道:“之前说是只要不减产,银行贷款就不会断,现在呢?产是没减,价格却花花地在减,如今还有哪家银行愿意借钱给我们接下来怎么周转?”

  很明显,这位股东的话是针对董事长蒋首义个人的,因为“不减产,熬出头”是蒋首义先前定下的雷打不动的“求存方针”。

  蒋首义认为,寒冬中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谁才能看到春天的阳光,轻易减产或者关停生产线,是弱者的表现。

  蒋首义此时拿起话筒,朝众人冷冷一句:“大家以为现在只要我们开始减产,银行的贷款审批就会通过么?”

  场内骤然安静了,大约五六秒后,一位股东发了话:“我们现在就问办法,到底还有没有办法?!”

  蒋首义明白他的言下之意就是:拿不出办法,他作为股东很可能就撤了。

  现场氛围再次陷入了僵局,坐在蒋首义旁边的蒋一帆始终沉默着,这是他第一次以新城集团第二大股东的身份参加正式股东大会。

  他正襟危坐,尽量让表情看上去波澜不惊。面前的一百多人在他眼中好似不再是人,但他们又的的确确是人,而且有些还是业内有头有脸的投资人,各个西装革履,身家不菲。

  “如果冬天不长,那么硬扛或许可以看到春天的太阳,但如果冬天很长呢?”此时一个柔和而稳重的声音在会议室中响起,发声者正是王潮。

  由于王潮代表的是国内第一投资大鄂金权集团,且目前该集团持股比例仅次于蒋一帆,故会场内一时间没人敢接话。

  只见王潮面带微笑地站了起来,朝众人道:“即便银行贷款给我们,即便我们现在要多少钱就有多少钱,明年难道就不会亏了么?生产出来的钢材难道就能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了么?”

  众人听后只能保持着沉默,因为他们全都给不出答案。

  王潮见状索性自问自答道:“不会的,当然不会,我们现在手上越宽裕,明年就会亏得越多,就会跟武大钢材一样。我们应该感谢银行这两年抽水抽得干净,抽得彻底,否则我们新城2016年的净利润就不是1.75亿,而是-20亿了。”

  “那王总有何高见?”一位股东问出了所有人想抛出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